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10章 青登获授天然理心流免许皆传!【43(2/4)

作者:漱梦实
派”所力捧的贤人……就这?

这就是“一桥派”的领袖吗?

这样的货色,真的有办法拯救幕府吗?

世人纷纷回过味来——一桥庆喜似乎并不如其表面上所看起来的那么伟岸。

一夕间,一桥庆喜声望大跌,沦为了世人的笑柄。

连带着“一桥派”也成了被群嘲的对象。

很显然,声名狼藉的“一桥派”已无资格再与“南纪派”对抗。

一桥庆喜自知惹了大祸,他在偷跑回江户后,就自觉地主动辞去“将军后见职”的职务,躲进了宅中,当起了寓公,给了自己一个体面。

身为“一桥派”的核心人物的一桥庆喜已经“投降”了,仅仅只是一个“二把手”的松平春岳,自然是没有理由再硬挺下去。

他也交出了“政事总裁”的职务,返回了自己的藩国(越前福井藩)。

就这样,“一桥派”的2位领袖先后卸任、退场。

仅仅只是因为一桥庆喜的的一句口嗨,“一桥派”彻底失势,已然是名存实亡。

历时多年的“南纪派”与“一桥派”的激烈党争,就此降下帷幕,落了个滑稽且荒诞的结果。

权力是不会出现真空的,总会有别的人或势力来填补权力的空缺。

“一桥派”失势了,“南纪派”自然就得势了。

相较于彷徨无措的一桥庆喜,青登前些日的屏退英舰的壮举,可谓是雷厉风行,充满了男子气概!

它不仅解了江户之围,也使幕府总算是可以给朝廷一个交代了。

不管怎么说,是幕府提出了“5月10日,开始攘夷”的号召。

从现状来看,这份号召歪打正着。

幕府并没有被“攘夷”所累。

反倒是长州掉进了坑里。

只不过……始终改变不了“幕府出尔反尔”的事实。

值此紧要时刻,青登出手了。

驱离了江户湾上的英国舰队——这也算是攘夷了嘛!

虽然不是朝廷所想要的那种攘夷,但总归是做出了一点儿实际行动。

就实际权能和地位而言,青登乃“南纪派”的三把手——前二位分别是德川家茂和天璋院。

三把手立下了如此大功,连带着整个“南纪派”的威望都水涨船高了起来。

此消彼长之下,少了“一桥派”的掣肘,德川家茂总算是可以集中力量和资源,以建设其心目中的幕府了!

他首先做的事情,便是给新选组拨款。

此前,新选组初建时,德川家茂之所以只交付这么点军费(3000两金),便是因为“一桥派”处处阻挠。

一会儿说国库空虚,一会儿说这里要用钱,那里要还钱……总之就是跟德川家茂对着干!

现在,这些苍蝇般的吵嚷声响,全都不见了。

德川家茂大笔一挥,直接批下“每年向新选组拨付2万两金的军费,春季交付四分之一,夏季交付四分之一,冬季交付剩余的二分之一,分三期缴清”的御令。

在“一桥派”势微、“南纪派”势大、立下“拯救江户”之大功的青登正如日中天的刻下,根本就没有哪个人或哪个势力,敢不长眼地对德川家茂的这条御令说半个“不”字。

2万两金——在常人眼里,这是一组令人头晕目眩的天文数字。

在江户时代,一般来讲,1两金能够买1石米,1万石的领地……也就是1万石米能够养250个脱产士兵。

新选组现在有3000士兵。

换算下来——若要养活新选组的3000士兵,需要至少12万石米,也就是12万两金。

每年2万两金的军费给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