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六十五章 天粮否?(2/3)

作者:凌渊楚歌
能平息。

“苏凡,快快与我等说说此名红薯之物!”

李世民连忙追问,唐苏凡便懒得卖关子了。

君臣几人见状连忙凝神细听。

“红薯喜温,长于地下,长势喜人光一个就能有双拳大小。而且地上所长之根叶也皆可吃,特别是是红薯尖,也是一美味啊。”

确实,红薯尖,只挑鲜嫩,只消弄点猪油一炒,再用点干辣椒调味,轻盐重火,那也绝对是一道简单朴素的民间美食啊。

这么一说,唐苏凡都有点小馋了。

能被苏凡这小子称为美味的,那当然是美食啊。

连根叶都可吃?

李世民闻言一喜,将来,朕定要尝尝。

不仅李世民心头偶现这想法,这老头儿皆是。

君臣几人心思偶现间,谁知唐苏凡话接下文。

“当然,一般太多了的话就拿去喂猪。”

君臣几人:……

这话,让君臣几人同时生出了一种点我的感觉。

狗东西,这天就不能好好聊了是吧。

看着这几人面色错愕的劲儿,唐苏凡还以为这几人还把红薯藤都当宝贝呢,不由得继续笑着反问道。

“怎么了?红薯地下的产量很高,地上的根叶自然不少,不似黍米高粱小麦这些农物,用来喂点牲畜牛羊猪什么的,不是很好?”

自己这应该话糙理不糙啊,无论古今,农家,这种事儿不都是常见吗?

还几个大佬呢,这农家的见识忒少了些。

咳咳……

君臣几人面色连忙缓过来,礼貌而不失尴尬的点了点头。

不过苏凡这小子所说确实有理。

这样,用无用的根叶还能养殖牲畜,对百姓之民生有莫大的好处,一举两得,甚好。

短暂的插曲过后,唐苏凡侃侃而言。

“红薯喜温,常理来说,一年生一种,但如果按照南方似扬州等地,一年两种也是可以的,只不过冬天产量肯定会少点。”

“像北方似寒雪连连的,只能一年一种,如果寒雪天想种,也只能似我那院儿里的温棚了。”

“当然,分种推广的时候,尽量是能多种则多种。”

虽然北方不能一年两种,但对于此番天粮般的产量,南方一年两种已是极好。

大致说了下红薯,君臣几人心神叹然,也算大致从唐苏凡的言语中了解许多。

一想到此番天粮般的产量能让那大唐将来,再无恶孚遍地,百姓嗷磐,君臣几人便是一阵阵心神激荡,久久不能平息。

“老夫魏征,替天下百姓,谢过苏凡你如此当世奇功,青赫之恩!”

魏征长身站起,浑身激颤,竟直接就是向着唐苏凡拱手躬身一拜。

心神激荡,惊震与喜色交杂于面色之上,甚至大有老泪怅然之势!

这份赤子为民之心,唐苏凡是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魏征这老头儿,虽然怼得自家老丈人欲仙欲死的,但也难怪能名留青史。

这等为民身受之心,自唐苏凡相交的这一众大唐大佬中,魏征这儿唐苏凡是感受到最深的。

唐苏凡连忙站了起来,动作飞快的把这老头儿抓紧扶起来。

“别别别老魏,真要数功论典啊,当不得我,这红薯,虽是我发现的,而且懂的种植之法,但真要论首功,另有其人。”

虽然他发现了这红薯,但这功劳,唐苏凡觉得应该是非分明。

人家师徒那么大一群人翻山越海,历经磨难。

让他昧了这全部功劳,他可过意不去。

“哦?苏凡,莫非这红薯还有它情?”

随后,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