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78章 欣欣向荣的江苏(2/2)

作者:不死奸臣
“住宿问题,几百万人的住宿,是个大问题。

昨夜我和陈大人,把灾民都安置在了厂房的空地上。

为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灾民,搭建了军帐。

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何况灾民增多以后,就算睡厂房地板,怕也是不够。”

“临时搭建住宿棚。”

“搭建几百万人的住宿棚,来得及吗?”

“你只管叫人砍竹子和木头,我半个月前,已经命南京的冶炼工坊,生产特制铁丝。

到时候用铁丝将木头或者竹子缠起来,再铺上干草即可。”

临时住宿,也只能如此。

干草房顶肯定会漏雨,但是……会下雨吗?

“铁丝?”

“就是这种。”

郑克均从卫兵手上接过一卷铁丝,交到伍子胥手上。

“你让上海的冶炼工坊,也照这个样式打造铁丝。

越多越好。

不只是给灾民供给住宿,将来这些铁丝,本督有大用。”

伍子胥接过铁丝,看了看,很是奇怪。

这铁丝和平常的铁丝大致相同,但却是两根铁丝缠绕在一起的。

而且周身都很粗糙,好像没抛光一样。

伍子胥有点不明白,这铁丝的质量,已经是他见过最结实的了。

用来固定木桩,绰绰有余。

为什么还要两根缠绕?

而且这么粗糙,让灾民看见,还以为安抚司的工匠技术不好呢。

但是伍子胥并没有质疑郑克均。

光从郑克均提前生产铁丝这一点来看,就知道自家公子高瞻远瞩。

生产这样的铁丝,一定有他的用意。

……

随着粮食的入库,南京和上海的局势迅速稳定。

如岳飞所料,听闻南京和上海开仓赈灾,江苏其他府县的百姓,纷纷赶来。

其实他们早就活不下去了。

只是有了去年的教训,他们都以为官府不会赈灾。

所以靠吃树根、观音土硬扛。

完全没想到从台湾远来的明军,竟然真的给他们放粮。

超过三十岁的百姓,都经历了明清两朝。

别说清朝不赈灾,崇祯帝也不赈灾。

百姓记忆犹新。

之前安抚司到处张贴约法三章的告示,但大多百姓都只是看看。

这样的告示他们见多了。

直到此时,江苏百姓才真正相信了郑克均给他们的三项许诺。

兵不扰民,轻徭薄赋,农业税不高于三十税一……这是中华百姓数千年期盼的理想盛世。

可是几千年下来,也就过了不到一百年这样的日子。

而现在,新北路安抚司,给他们带来了希望。

同时他们的到来,也彻底解决了上海和南京的用工荒。

适龄的劳动力,男人和女人加起来一百多万。

南京所有的枪炮工坊满负荷运转,又新开了一百多个工坊。

上海新开四百多枪炮工坊。

其他行业,如医药,纺织,陶瓷,食盐,玻璃等民用工业,也大批量动工出产。

从打地基,筑墙,建厂房开始,修锅炉,运输矿石,冶炼,浇铸……无数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忙得热火朝天。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 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更新,第078章 欣欣向荣的江苏免费。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