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擦黑。>
李宝妮挎着茶叶筐子匆匆忙从山上下来,回家第一时间挂钩称重——>
“一斤二两。”>
这是她一贯的效率,准确来说,村里大部分人也都是这个效率。>
将茶叶平摊在地面的塑料布上晾着,她这会儿又走进卧室,问着在床上休养的丈夫:>
“咋样?今天能起来上厕所了不?”>
床上的男人露出一丝笑意来:“上了,腰不怎么疼了,走动也还行,感觉一天比一天轻松,要不了多久就要好了。”>
李宝妮也松了口气。>
“那就行。”>
她絮絮叨叨:“现在茶叶降价了,一斤芽儿就只给三十块钱,一天挣这六七十块钱够干啥呢?”>
“菜园子也收拾了,我还琢磨着等到进了伏天,你要是能养好,我就去外头打工算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麻利且熟练地扶着丈夫慢吞吞站起来,然后缓缓地走动几步:>
“我在颤音看到了好多个厂都在招工,我这才刚五十岁,年龄刚好卡线,一小时能拿二十多块钱呢,要是多加点班,一个月说不定能拿七八千!”>
一边说着,一边又忍不住叹气:>
“你说乌兰家里,今年怎么茶叶长那么好呢?我听他们几个采茶的说,随随便便一下午都能采个二三斤,这芽儿得多厚啊。”>
她就不行了,手快,茶叶却跟不上了。>
她家男人就笑了起来:“那可不,我这腰一坏,还耽误你挣大钱了。”>
以李宝妮儿这个干活麻利的模样,要不是因为要照顾躺床上休养的自己,开春那会儿她肯定就上乌兰家里去帮忙给她采茶叶了。>
一天一百五,比自己采茶稳得多了。这还是同村人不包吃住给的价呢。>
往年采茶工来包吃住,按天算只给一百的甚至更少的,按斤的话就随行就市。>
不过随着现在各大名茶纷纷做起宣传,而他们这穷乡僻壤越发得不到开发,因此茶叶价格一降再降,大部分都拿去给名茶充数了。>
这么一来,他们本地村民渐渐的连采茶工也请不起了。如今一年到头,竟然没几个收入。>
家家户户能走动的,都出去打工了。>
正琢磨着,却听院子外头一声呼喊:“宝妮,宝妮!”>
李宝妮一愣,随后匆匆忙出去:“我在,啥事啊?”>
刚问完又忍不住露出笑意来:“是不是明天家里要请人干活啦?放心,要干什么我一早准去。”>
她说完,就满脸期待的看着乌兰。>
如今村里人可愿意给宋檀家里干活了。>
吃的又好,给的钱又多,比他们在外面打工划算多了,可惜了,这活儿三三两两的,不持续也不够稳。>
乌兰却摇摇头,惦记着家里即将到来的几个有钱客户,三言两语就把话说清楚了:>
“这是我们家燕平在网上找的来钓鱼的人,晚上没地方睡。我琢磨着你家有太阳能热水器,还有无线网,安排个人住你家应该可以?就帮忙来问问。”>
“一晚上五十,不需要准备饭菜,你看行不行?”>
李宝妮大喜过望,这咋不行呢?!>
农村院子都大,她这房子也跟老宋家一样,盖了许多年了。>
除了孩子们住的地方外,还额外留了一间房留给采茶工,现在都堆上杂物了。>
不过没关系。>
“我儿子那房间干净着呢,等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