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很多都是搞物理研究的,所以对于这种纯物理的省力设施也有相当丰富的理论经验。>
至少一些简单的物理结构他们还是可以做到张口就来的。>
而这个方面的研发对于楚皓也并没有多大的难度。>
所以这套外骨骼的研究好像十分的简单。>
全程也并没有遇到多么困难的问题。>
相对于下肢而言,上肢的研究好像要更加的麻烦。>
因为在需要一名人员专门站在那里,为他们提供参考素材。>
但上肢系统的研发明显你要下肢更加简洁一些。>
甚至于没几天孔令辉他们就已经搞得有模有样了。>
他们的参考目标是楚皓的学生之一,郭再洋。>
作为年轻人对于这种帅气的装甲实验他们肯定也更加乐意配合。>
现在这个家伙正坐在固定的座椅上,身上已经穿戴上了初期的上身装甲。>
现在的装甲其实还并不完善,仅仅只有两条手臂和胸甲区域。>
而现在郭再洋正在孔令辉的指挥下进行着各种关节活动。>
没有想象中那种机器运作的吱哑声,毕竟这套装甲也没有植入动力系统>
虽然看起来很笨拙,但一些平常的动作都可以很成功的顺利进行。>
等做完这些常规的操作没有出现问题后。>
孔令辉也指挥着郭再洋打算测试一下这两条机械臂的负重能力究竟能不能合格。>
但由于下肢装甲还没有完成,所以郭再洋光想要穿着上身装甲行动就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
光是上身装甲就已经达到了18千克。>
这个重量穿戴在身上对于行动还是有相当大的负担的。>
所以为了方便测试,孔令辉就让郭再阳坐在了座椅上。>
要不然他如果突然站起身子那种重量足以让他直接扑倒在地。>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18公斤也没多重,但觉得也仅仅只是觉得。>
因为我们平常活动是没有任何负重的。>
如果突然给你上半身加上18公斤,那么可想而知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不过坐在座椅上还是勉强能够进行接下来的行动。>
为了更加直观孔令辉也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几个哑铃。>
但这个哑铃的重量还是非常高的,最大的一个接近有50公斤也就是100斤的重量。>
如果郭再洋能够单臂轻松提起,也就说明上身装甲基本可以达到预期要求。>
更何况整套装甲还没有完全成功呢。>
这也就意味着楚皓他们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穿戴着上身装甲的郭再洋动作不能算有多麻利>
因为虽然这套装甲要求契合人体,但对于穿戴者来说始终会有一些不自然和妨碍。>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如果负重能够达到要求一切都不会是问题。>
等他的右臂缓缓伸向哑铃之上,所有人包括楚皓都看了过去。>
在指关节的处理上是进行的仿生处理。>
如果不这么做估计会很难获得足够的抓力。>
等到郭再阳将哑铃把手握稳,在孔令辉的点头示意下他也准备进行抓取。>
50公斤的重量还是非常唬人的,至少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很难单臂将其提起来。>
郭再洋也是这个想法,所以他看起来已经准备调动全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