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石墨放在了切割机之下,取出了一块厚薄还比较均匀的石墨片。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多了。>
他开始不停的进行分离,也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楚皓得到了一块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
显然,楚皓成功了。>
他开始试着弯曲这层薄片,楚皓惊奇地发现这块薄片的韧性出奇的好。>
并且强度非常之高。>
不过由于这个材料本身是蜂窝煤的形状,表面有很多孔洞,所以会显得比较脆弱。>
这也就需要楚皓进行更加深入的研发,开发出更多的特性了。>
至少楚皓现在已经是达到了里程碑的成就。>
发现一种全新的材料,已经是十分了不起的了。>
也只有楚皓这家伙能够天马行空,想到什么干什么了。>
最可怕的是他还都能捣鼓出来,这才是最离谱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楚皓开始对石墨烯这个新材料进行深度的解析。>
毕竟他不能只拿出一个结果,想要让人们信服那就需要一套完整的实验数据。>
不然如何让人信服?>
当然楚皓也不至于太着急。>
毕竟又不是说他搞出来石墨烯就能领奖,这是不现实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诺奖岂不是太不值钱了。>
这其中有很长一个周期。>
不过楚皓只管研究,到时候时机到了诺奖也就是唾手可得的事。>
想到这里,楚皓舔了舔嘴唇喃喃自语道:>
“飘了飘了,现在是真的飘了。>
之前数学上拿个奖都搞得一波三折的,现在诺奖竟然是唾手可得,得低调啊!”>
随着楚皓进行着石墨烯得研究,楚皓去年发现的梅森素数也正式在数理逻辑等顶尖杂志期刊发表。>
毕竟也是打破了世界现有得梅森素数记录,所以引起的轰动也不算小。>
其中在米国的时代周刊中有着这样一段评价楚皓和他研究成果。>
【这是本世纪最具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之一,它的位数之大让人震撼,让我们再一次认识了这名来自华夏的数学天才,楚皓!】>
数理逻辑杂志也专门为楚皓设置了专栏,而它对于楚皓的评价更加推崇也更加有高度。>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天才,但很少有任何一个人能在如此短的时间中拥有众多的科研成果。>
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奇迹,当然我们也期待数学之子楚皓能带来更多的成就,为人类的自然科学发展做出新的卓越贡献。】>
两大权威期刊给出如此评价其实是有些不正常的。>
当然其中也有撰稿人的主观情感在里面。>
或许有推崇当然也不排除刻意捧杀的嫌疑。>
但这些现在的楚皓都没心思去管。>
因为在石墨烯的研究上他已经有了新的突破,此时的他正在准备撰写论文。>
石墨烯的发现公开也就公开了,其实影响并不大。>
毕竟当初那个科技腾飞的年代也没能出一些重大成果,所以公开也就是给世界科研界抛出一个难题。>
反正到时候大家各凭本事,楚皓不公开诺奖哪里来,况且他不公开用不了多久也会被其他科学家发现。>
毕竟这种科学发现也不是什么特别难的成果,只是需要一些想象力罢了。>
楚皓第一次使用的方法虽然笨拙,但也可以被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