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8章 御书房内小朝会(2/3)

作者:云垂赏竹涛
胆小归胆小,气节和担当,可从来都不缺。

关键是如今没有经历过新旧党争,还没有众多腌臜小人。

仁宗朝的钱惟演和丁谓这两个小人,放到徽宗朝都堪称道德楷模。

赵祯头大之余,不禁暗暗欣慰:爱卿们吵归吵,但都是有担当之人啊!

他看向吕夷简:“吕爱卿,派谁去合适?”

吕夷简不假思索:“官家,臣愿前往!”

赵祯挥挥袍袖:“不准!另换他人!”

吕夷简犯起了愁:“这…”

他看向一人,眼睛一亮:“昭誉何时回来的?官家,便派昭誉前往如何?”

赵祯看向人群中的陈执中,颔首道:“善!陈爱卿,你可愿出使?”

陈执中有种躺着中大奖之感,他连忙上前行礼:“官家,臣愿为使!”

他赶得极为凑巧。今日他刚从南京应天府,也就是商丘回来述职。

更巧的是,审官院尚未请示赵祯给他何等差遣。

而且,他不但是两朝老臣,他老爹陈恕还是良相。资历也没问题。

最关键的是,陈执中不是普通的官二代,他真有能力!脱脱给他的评价极高!

至于他和赵祯的私交…这里我就不再水文了。

总之,这就好办了。

于是,问题再次回到陈兵边境的问题上。

陈执中这个当事人连忙躬身行礼:“官家,以臣愚见,不必陈兵于边境。

一来,元昊尚未做足准备;二来,他生性多疑,又甫遭惨败,必不敢造次;

三来,臣若出使,必严辞呵斥其一番,以其诡诈多疑之性,必然认为我大宋不可欺。

如此,待臣带回其赔礼之后,官家可复下旨抚慰,并提出建互市以安其心。如此,秦琪之策,当不会延误。”

看官们,这便是大宋之文官。陈执中与范仲淹一样,都是铁血良相。

赵祯无情地丢开了挡箭牌。

他拍案叫绝:“甚善!既如此,便依爱卿之计!”

御书房内顿时响起整齐之音:“官家圣明!”

赵祯大喜:“李爱卿接旨:今日及明日,禁军及三衙布置汴京,廿九至九月初一,汴京大贺三日!”

李用和躬身行礼:“臣遵旨!”

赵祯这才想起可怜的挡箭牌:“吕爱卿接旨:廿九至九月初一,除开封府全员外,汴京官吏休沐三日!

九月初二至初四,开封府全员休沐三日。御酒留百坛,其余全部搬至开封府,赏赐汴京百姓,朕要与百姓同乐!”

吕夷简躬身行礼:“臣遵旨!”

晏殊出列:“官家,不知御酒共有多少?”

御酒直接入了内库,因此,他这三司使不知具体数量很正常。

内库毕竟是人家赵祯的小金库。

赵祯笑道:“任家忠君爱国,共送来近四万坛,朕赏赐了一部分后,如今尚存三万有余。足够了!”

晏殊和叶清臣默默盘算:汴京百姓共有一百二十余万,刨去老幼妇孺,能饮酒的大概不到六十万人。确实够了。

而且,官家既已拿出这么多酒,汴京城内的其他人也该有所表示吧?

赵祯又道:“晏爱卿、李爱卿接旨:三千套水晶宝杯,朕一套不留,全部赏赐军将!两位爱卿负责发放!”

二人连忙躬身行礼:“臣遵旨!”

赵祯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吕爱卿,这三日,汴京必然极乱!若出现意外,朕唯你是问!”

吕夷简冷汗涔涔而下:“臣遵旨!”

李用和连忙向吕夷简抛出橄榄枝:“官家,狄指挥使忠勇,可否派他率四厢禁军,协助吕相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