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5章 送走使团 挽救状元2(2/3)

作者:云垂赏竹涛
件,那群技师如今排产都排不过来。

何况,我还要用这些技师们造…各种…

他知道跟外行解释不通,便将锅推给赵祯。

“舅爷爷,要不这样?小子这便进宫面圣,让官家拿个章程出来如何?”

“甚好!老夫这里还有些烧瓷匠人和木匠,你那马桶总可以量产吧?”

这个当然可以有。上水设备、马桶进出水的标准件,真定府匠人们一直在生产。

小乙哥欣然应允:“回国舅爷,当然可以。前提是要开挖化粪池,这需要钢筋混凝土。”

好吧,事情又绕了回来。

李用和砸吧砸吧嘴:“真定府那些轧钢匠人们呢?”

“好教舅爷爷知晓,他们都在做马车标准件、管道、上水设备、给水管、水塔、淋浴、太阳能热水器标准件。”

在没有蒸汽机提供动力的时代,如何加压是门大学问。

所以,小乙哥是通过建立层级水塔、自转式阿基米德螺旋泵结合负压原理,也就是原始版螺杆泵加层级水塔,实现的上水。

这成本可想而知,所以他至今未能普及市政自来水,而只将其用于高炉水冷装置。

虽然穿越客们不懂何为高炉水冷。

等西北平定后,有了丰富的精细化工原料,小乙哥便准备着手设计蒸汽机。

对于之前的技术壁垒:润滑油及如何给气缸上润滑油…总而言之,这套系统的专业术语叫油气润滑,他已有了自己的初步设想。

穿越客们大概不清楚,这才是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最大壁垒。

有了蒸汽机,才能造出螺杆泵,水塔和市政自来水便可普及。

李用和他们当然听不懂这些概念,但他们至少清楚了一点:

懂轧钢的匠人,或者说有技术的匠人,数量太少。

这就好办了。

百里挑一不行不要紧,咱大海捞针还不行?须知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这些粗鄙的土豪武夫们,暗暗打定了主意。

小乙哥告别他们后,便急匆匆进了宫。

在路上,他突发奇想:既然太学教儒学无用,何不建成国家级技师学校?

真定府书院学科太杂,可以将其转为理科为主、工科为辅的综合性大学,提升大宋基础科学水平。

顺便也可培养出高档次的经济师、会计、精算师、绘图师等。

总之,真定府书院可培养出许多各科科学家。

那么,太学干脆建成专教工科的工程师、技师摇篮不香吗?

有潜力有文化的太学生,可以做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材料工程、精细化工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交通工程、机械工程等等。

他们将会成为大宋基建和工业的栋梁之材,未来的工程院院士。

潜力不足的,钳工、车工、铣工、磨工、镗工、木工、钢筋工、冶炼工、饲养员、兽医、农林工、制图员…走起。

这些工种收入同样不低,是大宋的工业基石,比送外卖有前途多了!

工业社会,相对于农业社会,是一个质的飞跃。

小乙哥脑子越转越快,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逐渐被他整理成型。

于是乎,有了上一章那一幕。

秦琪原以为,自己提出的计划应该无人反对。

孰料,甫一听完秦琪的奏陈,翰林学士章得象便连连摇头:“不妥,不妥!”

赵祯有些不悦。

三相也苦笑摇头。

小乙哥有些懵。

这画风不对啊!我从开明的大宋来到了腐朽的大明?

杜衍见吕夷简沉吟不语,便失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