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1章 造枪忙碌 艺珍诉苦(1/3)

作者:云垂赏竹涛
秦琪刚将马车停到那家熟悉的脚店门口,店中的小厮便递上一碗热水。

“秦驸马,东主已等待多时。”

秦琪接过碗一饮而尽,将碗还给那小厮后,拱了拱手,这才走进店中。

他对坐在边角处的赵凌志行了个礼,便坐到其对面。

“小乙,师弟可有消息?”

秦琪颔首:“回三师伯,一切顺利。官家已收到家父的密信,他们已至契丹南京析津府。”

赵凌志极为诧异:“何以如此缓慢?”

秦琪嘿嘿一笑:“家母舍不得家父,留他在家待了三宿。”

赵凌志哑然失笑:“师弟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令堂那…咳咳!”

他险些说出“母夜叉”三字,自知失言,当即干咳以做遮掩。

秦琪忍俊不禁,止住笑后埋头大嚼。

赵凌志早已算准秦琪会过来用饭,是以早备好他最爱吃的肉夹馍配老豆腐。

匆匆吃过饭后,秦琪霍然起身。

“三师伯,小侄要去城东忙碌日,实验室那边…”

赵凌志扬起手:“小乙放心,稍后贫道便去任店找二郎。”

秦琪暗暗松了口气,行过礼后便赶车离去。

赵凌志立于门内,默默注视着秦琪渐行渐远的马车,笼在袖中的手指飞快掐算。

片刻后,他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一个意味难明的笑容。

“师弟真了不起!你卜筮虽逊于贫道,布局却深得恩师精髓,甚至青出于蓝!”

小乙哥满载着原料、工具和轧辊,行出朝阳门,亦即新宋门后,径直向东南,赶往隐于东市之外、汴河北岸的迷你兵工厂。

为便于引水冷却,几座高炉及合金冶炉位于汴京城东北的五丈河旁滩涂。

玻璃、香水、制皂、炒茶、酱料、干货、罐头等诸多作坊,都位于其左近。

彼处如今屋舍连绵,由厢军改编的匠人营、天武军一军营地坐落其中,成为被禁军接管的军事禁区。

除禁军外,彼处还有勋贵们派出的护院高手在外围巡逻,戒备极为森严。

彼处占地面积,足以抵得上小半个汴京城。

而迷你兵工厂,则干脆是捧日军中一军的营地。

北宋一军满编为五指挥,即两千五百人。捧日军因选拔条件极为严苛,因此阙额严重,此处这一军仅千余人。

但是,捧日军是如今北宋军队的天花板,号称可与西夏铁鹞子一较短长。

虽然这只是号称,但这片仅千余士卒、两千多匹骏马的营地,也无人敢踏足。

负责造山…神火炮、左轮手枪及试研发步枪的迷你兵工厂,便位于这片营地靠近汴河的核心地带。

满载而来的小乙哥,便与成功建造出高炉的十二匠人,以及他们最可靠的徒弟们,投身于造枪事业中。

自这天中午起,高廷赞率领的捧日军兵卒们,便经常能听到小乙哥的咆哮声。

“看看你做的好事!重做!”

“你过来,老子须打不死你!”

“不对!你懂不懂图纸!滚回去看图!”

“速速住手!你这哪里是做事,你这是自残!”

“给老子把头发剪短!仔细被铣刀绞进去削了你的狗头!”

“你这厮速去换上工服!若再敢穿宽袍大袖,老子罚你不穿衣服!你知不知道这有多危险?”

捧日军们只恨自己没有录音笔,无法录下这精彩无比的“秦咆哮”。

小乙哥却只觉自己心力交瘁。

汴京城这些天杀的匠人们,让他操碎了心。

他设计的工艺流程,仍是流水线作业、标准化制造。

最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