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章 十六年前的秘辛(2/3)

作者:云垂赏竹涛
终受益人,当然是时年九岁的太子,当时名为赵受益的赵祯;利益受损方则是赵恒和刘娥。

赵恒当时的情况有些类似李治,需要刘娥辅政。

当然,他与李治,除了都曾封禅泰山、都有个强势的老婆这两点相同外,其他哪点都不如后者。

英明果敢的李治,连如日中天的巅峰期吐蕃都敢硬怼,赵恒敢怼契丹?吓不死他!

若非郭待封不顾大局,一心想阴薛仁贵,以薛仁贵之骁勇,李唐或许根本不会有大非川之败。

李治不但有胆量,而且有能力对付擅权的舅舅长孙无忌,赵恒有这等手腕?

由是,面对病情愈发严重的赵恒,刘娥滋生了效仿武则天的野心。

帽妖事件之前,无论赵恒还是刘娥,都迟迟未立太子,何况赵祯并非刘娥亲子。

所以,看官们看懂了吧?这才是赵祯信任秦小乙的最关键原因,他确实欠了秦家天大人情。

若没有秦万良的策划,刘娥很可能会成为第二个武则天,赵祯能否活到现在,都未可知。

擅丢铜钱、普通家庭出身的刘娥,焉能与家世、家教、才学手段、胸襟格局面面俱到的李唐开国功臣武士彟之女武媚娘相比?

秦琪疯狂脑补,拱手道:“王爷,这一切都是孩儿猜测。若孩儿猜测无误,杨淑仪之所以告密,恐怕也是王爷暗中劝说吧?”

淑仪并非名字,而是后宫妃嫔称号。杨淑仪,便是刘娥的好姐妹,如今的杨太妃。

赵元俨瞠目结舌:“这…这可是宫闱秘闻!你如何得知?”

他毕竟是政坛老狐狸兼常青树,很快便稳定了心神,神情变得极为凝重。

“小乙,这些事,你心里有数即可,万万不可对第三人说!李太后的确是被那毒妇所派太医毒死!”

他不敢再与这堪比狄仁杰的神探提旧事,转移话题道:“小乙,咱们还是聊一聊婚约之事吧!”

秦小乙好容易逮住一个知情者,哪里肯善罢甘休,他一揖到地。

“王爷,孩儿还有一事不明,那毒妇死后,官家为何要废郭皇后?”

赵元俨踌躇再三后,最终还是开了口。

“令祖临终前的遗嘱中有一句谶语:废郭后,见麒儿。本王言尽于此,小乙,不许再打听往事!”

这个“见”,读作“xian”。

秦琪虽然早已猜到这个可能,但此刻听赵元俨亲口说出来,仍惊骇万分。

因为,他已经反复确认过,他穿越至此的时间,恰好是在郭皇后被废的当天。

换言之,自己的穿越,绝对不是偶然!冥冥之中,仿佛有只手,在操纵着这一切。

秦万良…莫非是陈抟老祖那般的人物?我是被这时代的某人召唤而来?

如此说来,我还有机会回去?

他心中炽热,继续问道:“王爷,李迪那老匹夫是不是因此被罢相?”

他这句话搔到了赵元俨痒处。

这里更正一下:某某百科中称:赵恒病重时,李迪为逼赵元俨出宫而巧施手段。

但我在观《宋史》、《长编》、《涑水记闻》和《宋会要辑稿》后惊奇地发现:

李迪当时被刘娥贬出京,而赵元俨称病不出…这百科有毒…

最离谱的还不是这个,而是有关张知白的:

某百科说:张知白讽赵祯无儿无女而赵祯感到羞愧…

但众所周知,张知白1028年就卒了,那时赵祯虚岁才十九尚未及冠,而且他还未亲政。

这百科不可信啊。

《邵氏见闻录》作者邵伯温,那是哲宗、徽宗两朝之人,他那说书人哪有我这说书人靠谱?

赵元俨与李迪没有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