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这般安稳?>
这点,全天下人都知道。>
杨寒柔不可能不知道。>
所以这就是杨寒柔的软肋,好好拿捏一番,一切就好说了。>
当然杨寒柔不算什么。>
主要还是这个张赟,通过刚才的情况,顾锦年发现张赟给予自己的怨气更多一些。>
也就意味着,逮住他一个薅就行。>
此时,就在顾锦年各种思索时,突兀之间,刘夫子的声音响起,比方才要大一些。>
“何谓国运也。”>
声音响起,顾锦年不由从思考中醒来,他抬头看向刘夫子,后者面容平静,但目光也看了自己一眼。>
很显然被发现上课开小差了。>
不过,刘夫子倒不是询问顾锦年,而是将目光看向张赟等人。>
感受到刘夫子的目光,张赟面露自信,不由出声回答。>
“王朝之气运,是为国运也。”>
“国运昌盛,则王朝欣欣向荣,若国运衰败,则事半功倍,显天灾人祸。”>
这是张赟的回答,比较中规中矩。>
首座上的刘夫子神色平静,看向张赟继续问道。>
“那尔认为,如何才能增强国运?”>
刘夫子出声,继续询问道。>
此话一说,满堂学生皆然好奇,在低头沉思。>
“以战养运,收复失地,开拓疆土,方可增强国运。”>
有学生开口,是武将之后,道出这个方法。>
刘夫子没有回答,也没有否决,因为这的确可以提升国运。>
只不过,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还有呢?”>
他继续问道。>
“回夫子,学生认为,国运之提升,在于根基。”>
“行兵打仗,终究是一时提升,长久不得。”>
“而国家之根基,则是百姓,故此让百姓富裕,吃饱穿暖,便可提升国运。”>
“而且此等国运,是千千万万世。”>
张赟出声回答。>
一番回答,也算是说到点子上了,使得刘夫子连连点头,苍老的面容上更是露出一些笑容。>
“不错,张赟你年纪轻轻,却能懂得百姓之道,极好,极好。”>
学堂众人也不由投来各种目光。>
大部分女子是露出赞色,尤其是杨寒柔,眼神当中是一种敬佩,其余男子们也纷纷点头,唯独一小批武将之后,却显得有些轻蔑。>
当然,这是酸。>
至于张赟,更是满脸笑容,显得春风得意,末了还不忘瞥一眼顾锦年,似乎在彰显什么。>
一瞬间,顾锦年有些懵了。>
好家伙,我还在寻思要不要找你麻烦,你居然还敢看我?>
行啊行。>
感受到张赟的目光,顾锦年也就不客气了。>
“好一个以民为主。”>
“大儒之后不愧是大儒之后,一番话令人敬佩不已。”>
“只是这张口百姓,闭口百姓。”>
“敢问张兄一句,你可知一斤盐需要多少文钱吗?”>
不适当的声音响起,打断了刘夫子接下来的夸赞。>
声音响起,一时之间,所有人不由将目光看向顾锦年。>
尤其是刘夫子。>
他莫名发现,一段时间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