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七十三章 是不是又有人告我刁状了?(2/4)

作者:火红的鸡枞
半点脾气。躬身一礼后,老老实实地闭上嘴巴,不敢再叨叨一个字。

“刚刚小方给你解项羽本纪第一段之时,说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并借口书足以记姓名,剑只能敌一人,不值得学,要学万人敌……”

“为师要跟你说的是,项籍非你师侄所言那般志大才疏,他之后的乌江自刎,也跟不学书无关。”

“项籍之败不在于不学,而在于不用也!”

“其一,学而不用。”

“经史子集学而不衷,古今兵法学而不精,为人处世学而不重。”

“其人学经史子集不是为了陶冶自身,只是为了学而学,免于被人说乡野村夫而已。”

“此乃虚荣之心也,是为不衷。”

“其人虽学古今兵法,两军阵前却徒逞个人之勇,是为学艺不精也。”

“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最次攻城。”

“兵法又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观其为人从未有过庙算之时,自破釜沉舟之日起,此人即以勇武立世,直至兵败自刎未曾一变也。”

“项籍出身富贵,虽知礼贤下士,但终究徒有其表,只是表现给世人看的。其人内心常怀傲慢,待人待物皆是如此。”

“虽有拜义帝之名,却又负杀义帝之实。虽与刘邦结交,却又鸿门设宴伏之……”

朱允熥听到这儿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高师父所言,就是说项羽的谦虚、懂礼,都是装出来给人看的,其本质就是个心口不一之人呗”

高明宠溺地看了眼朱允熥赞道。

“聪明!”

“为师正是这个意思,你知道了项籍之败,那就引以为戒,切莫做那种徒有其表的虚伪之人。”

“须知待人以诚,才能让别人以诚相待!”

朱允熥听到这话赶忙起身,朝着高明躬身一礼。

虽说他早就行过拜师礼,甚至连头都磕了。但直至这一刻,他才真心佩服眼前这个小老头,感觉这老头确实是个有本事之人。

方孝孺听到高明的“新解”,也有种豁然开朗,拨云见雾之感。

他之前也觉得师父对于史书的解读过于片面了,偏重于对成败的分析,而少了对人性的解读。

今天听了师公的新解,他心里没有丝毫疑惑了。

不是师公不行,是他师父不行啊!

“师公在上,请受徒孙一拜!”

大本堂里的其他皇子、皇孙,听到如此新颖的解读,也感觉收获巨大。

一个个纷纷起身,学着朱允熥和方孝孺的样子,朝着滔滔不绝的老头躬身一礼。

“请受学生一拜!”

高明听着众人的礼拜声,只感觉心潮澎湃,有万丈豪情鼓荡。

这才是教书育人之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确是人生一大乐事也!

不过最让高明感到开心的是朱允熥的态度,他在朱允熥开办的应天府希望小学旁听了多日,对朱允熥的学识有着非常清楚的了解。

虽说此子于经史子集所知不多,但于术数一道已然具备宗师水准。

不管什么知识,只要达到宗师水准,必然会有一股傲气。

朱允熥也是一样,从他不情不愿地拜师,对待他们三人态度上的敷衍就能看得出,他并未真正重视自己等三人,只是出于对齐泰的信任和尊重,这才勉为其难地拜了他们为师。

然而现在则不同,他已经通过自己的学识,获得了此子的真心尊重。

高明想到这儿,心里隐隐得意,继续开口讲道。

“其二,人而不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