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41章 马无夜草不肥啊!(2/3)

作者:茂龄老爹
“唉!看来我们得转换转换思路!”

朱汉三还准备大展拳脚,可听了戏志才的话后,他又有些心灰意冷,后世许多东西都能引领这个时代并加快推进文明进程,可这天下大多数的财富都聚集在大资本的手里,他哪怕是把东西造出来了,市场也非常小,前景不容乐观,稍有不慎还会被那些世家豪强联合起来围猎打击。

‘得让百姓们先富裕起来,不然这生意做不下去!’‘不过嘛,高端产品还得出世,得吸吸那些大佬们手里的金!’‘还有谁说手里没地就不能富裕起来了?产品制造业可是吸金能手!或许能改变一下百姓们的生活观念!’

“志才,帐不能这么做!”朱汉三想着想着就把来未来数年里的发展思路给大致敲定了下来,他指着竹帛若有所指地说道:“你看,城里商铺三十四?不能这样写,太笼统了,不直观,你应该写‘哪条街有几间铺子,在街头还是街尾,占地多大,目前是做什么生意的,租金几何等等’越详细越好,还有城外的地也是,哪里有多少亩地,在哪个方位,产量如何,都在种些什么?这些都得记录上!”

“还有啊!这次查抄张府收了三十四间铺子,你不能全都写上啊?那些比我还厉害的大佬们要来插上一手的话,咱们岂不是亏了?写个十间铺子就行,地的话,也少写几百亩,至于这些没有记录在册的,都归入沉香阁,让张氏去接手!你明白了?”

戏志才听得一愣一愣的,起初还没什么,可听着听着就有些不对味了,暗道,自家大人这是要中饱私囊啊!不过这也不算是什么大事,他连忙回道:“在下知道了,其实在下也有所保留,张风名下的铺子总共有五十六间,足足占了城里十之有三,而且城外的地总共有两千亩,在下也擅自做主扣下了二百亩,不过大人你既然这么说,那在下待会就重新做份账出来。”

“哦?”

朱汉三闻言一愣,随即拍着戏志才的手臂大笑道:“知我者,志才也!此事切记不可外传啊!”

“在下知道!不过还有一事需要大人您拿主意!”

戏志才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暗自诽谤朱汉三怎么这么心黑。

“何事?”

朱汉三可不管戏志才在想些什么?在他看来,过几年就到黄巾起义了,那些东西与其放在衙门糟蹋,还不如他自己笑纳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反正他是县令他最大,别人也不敢说三道四,只要他积攒够底蕴,将来也好创建庞大的商业帝国,百姓们也能收到实惠。

河北多平原,水系庞杂,种植庄稼可以实行‘机械化’,若是一家一户发下去的话,搞不好百姓们一年出产的粮食还没有衙门出的多,比如说一片土地百余人就能弄好,为何非要数百人一起去?那样岂不是浪费人力资源?他坚信,只要掌控粮价,大多数百姓还是愿意来城里做工上班,因为他们一年赚的钱换取的粮食将会比在地里劳作一年还要多得多,不过这只是朱汉三一人的想法,这样的场景需要太平环境,他的当务之急还是得先去信都述职,从中尉那里多要一些县兵名额才是真理。

其实朱汉三也有些小心黑,他知道在这个时代掌控土地就是掌控绝大的命脉,有了土地才会有粮食,有了粮食身边才会聚集更多的人,等人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出产人才的比例岂不是要大上许多。

东汉末年群星璀璨不假,但那区区数百人怎么可能支撑得起大汉朝这万里江山以及百姓,所以庞大的底层人才体系需要完善,人才酝酿的环境也需要创造,培养的方式更需要付之行动,任用的程序也得思考周全,随后的升职加薪、提拔重用等等更是重中之重。

“韩家、马家、王家三家的管家已经在门外等候,他们希望能从大人的手上收购一些张府的店铺以及土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