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聪明(3/3)

作者:天子
麻痹敌人的效果,可敌人在发现不能成事后,真那么轻易就放弃挣扎?

陆松道:“你是说……你大伯跟朱家立场不同?”

朱浩笑着摇头:“朱家能有什么立场?先皇时被派到安陆,在此定居二十来年,得到的会比失去的多?

“我大伯更是被朝廷抓去当了几年人质,你说锦衣卫指派朱家做事就算了,还需质子作何?不就是为了敲诈勒索朱家?

“朱家在安陆把功劳立到天上去,也就那么回事……或许只有我祖母才会觉得,能靠为朝廷立功返回京师,重振朱家门楣。”

陆松点点头:“我觉得你祖父……朱老千户他……好像是个明白人。”

朱浩好奇地望向陆松。

我爷爷连站都站不起来,话都也不连贯,只靠几个眼神,你就能察觉他是个“明白人”?

我看大聪明是你陆松啊。

如果我祖父真是这么个简单到让人一眼就看透,那他这个锦衣卫千户当得也太窝囊了,你不知道有可能他是在演戏么?

连我这个受到他“恩宠”的孙子,都不敢对他的行为下定论呢!

“朱浩,你在王府中好好读书,我觉得以后振兴朱家门楣之事,恐怕得由你来完成。”

陆松突然就对朱浩寄予厚望,“即便兴王府未来不能出真龙,至少你也能通过科举走上仕途,兴王府可在背后助你一臂之力。”

朱浩笑了笑,有想法却不说。

指望科举一举成名天下知,毕竟是一条充满荆棘之路,不是你有才华或是文章写得好就能在科举中无往而不利。

考官的主观臆断非常重要。

考官水平参次不齐,加上朱浩军户出身,年岁又小……很多不利因素!

再加上他桀骜不驯,有着改变时代的小心思,会让他在文章中自然而然带有一种野心,或许在唐寅这样开明的人看来,这是优势,但在科举中,有可能会成为朱浩最大的软肋。

7017k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