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15章 歼-10家族化(3/4)

作者:遥远
机还无法形成作战能力的情况下,这很重要。另外,春风科学院前两年和超七项目合作研发蚌式进气道技术,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项技术完全可以用在歼-10的改型上面,提高该机的隐身性能力。”

有人提出质疑,“姚院长,机载相控阵雷达呢,据我所知,电科所立项没几年,目前还没有任何进展,总不能让飞机等雷达吧?”

“你这么说,说明你对歼-10尽快服役、提前拿出改进型充满了信心。”姚远笑道。

那名工程师笑了笑,道,“今天之前没有很大信心。”

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首飞没有发现严重问题,这意味着飞机的设计是基本成功了,后面要做的是完善。如果出现严重问题,搞不好要从头开始审视整个设计过程,一来二去两三年时间就过去了。

姚远环视了一圈,笑道,“春风科学院也搞了几年的相控阵雷达技术了,我们的集成电子技术也很不错,也一直和国内其他相关的研制单位保持着沟通,两三年之内拿出样机来,我个人是很乐观的。”

众人都开始麻木了,都在想,还有什么是春风科学院没有涉足的吗?继而想到,科学院科学院,自然是综合型的,涉足全科领域的研究工作那才是正常的。

他们根本不知道,春风科学院不光在工业领域进行了全科涉足,在医学医药、农畜牧业、水电矿藏业、互联网技术等等等等,全部都有涉足,已经完成了全领域研究的架构搭建了,正在按照先急后缓的顺序分别发展或同步发展。

姚远那么多钱扔进去,当然不可能只是搞几项军工核心技术,再者,他招募了上万名外籍科学家、科研专家,不把他们的价值榨干净,怎样回本?

姚远话锋一转,道,“军工企业要适应市场化经济,咱们的军工产品要走向国际市场,这是必定的。那么咱们的目光就不能被当前局限了,现在就要考虑到歼-10战机或者其他产品出口的可能。”

“这么先进的战机,怎么可能出口,这个不需要考虑了吧,姚院长。”有个搞行政后勤的领导就笑着摇头说。

他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就战斗机这一块来说,目前就一个超七项目是外贸的,而且是和巴铁联合研制的,巴铁投资50%,并且得到知识产权,超七即超级轻型战斗机计划,它还有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fc-1“枭龙”轻型战斗机。

超七计划的历史比较复杂,前几年才启动该计划,华夏空军是不要这个飞机的,因为空军在接触了苏-27之后,已经不再看得上小巧玲珑飞不远装不了多少弹药的超七了。

说白了,超七计划就是专门为巴铁搞的,是对急需过渡性战机的巴铁的一种应急计划,只是因为历史上一些因素导致该计划拖延了很多年。

但是超七计划的意义很重大,比如姚远提到的蚌式进气道技术,就是超七计划衍生出来的,后来被用在了歼-10身上。

姚远说,“f-16、f-15也很先进,苏-27也很先进,但是这些战机现在都是国际战斗机市场上的主力机型。目前来看,歼-10的技术水平是先进,如果咱们的四代机出来了呢?”

“这就是落后一代的技术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向国际市场,利用落后一代的产品实现该产品的利益最大化,也是摊薄研发成本最好的方式。”

他没有讲政治因素,这些不是他们搞技术的该考虑的。

他说,“参考国际战斗机市场上主力产品的做法,要具备和这些主力战斗机竞争的能力,就必须要形成家族化,首先要是多用途战斗机,然后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侧重改进,这就意味着咱们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姚远谈起出口创汇,所有人都把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