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都没想到杨鼎瑞能给他弄来这么多硫黄。>
这都够配两千斤火药了,给曹耀挖洞的机会,真能把那王庄堡高墙掀起来。>
可惜他们没那么多硝,炸堡依然是个笑话。>
而且刘承宗发现,就连炸开门闩,也有个大问题。>
他们可以做个炸药包,但把炸药包固定在堡门的门闩对面难度很大。>
总不能到人家堡门下钉钉子吧?>
就算守军真松懈到,让他们钉钉子,要炸开厚实木门的炸药包,都得钉好几个大钉子。>
黄老三熬硝的几天,刘承祖心无旁骛地在砖窑闷炭。>
只有曹耀和刘承宗绞尽脑汁发愁这个问题。>
直到,刘承宗另一份记忆闪现出一个奇怪的东西——板载快乐棒,学名刺雷。>
金属外壳、锥形紫铜罩、灌入大量黑火药再加上一根长木杆,顶在堡门上。>
换了装药能把坦克穿个窟窿。>
是不是用上它,就能准确地把门穿个窟窿,打坏后面的门闩?>
但刘承宗画出图纸,越看越忐忑,毕竟这东西怎么看都特别适合这时代的饥民,反倒不太适合炸堡门。>
饥民大队人手挺一支爆破长杆,高喊“时日曷丧,吾汝皆亡!”向紫禁城门下甲光灿灿的大汉将军发起冲锋。>
合适,太合适了。>
曹耀就像刘承宗的机器猫,不管需要啥,都能从老贼肚子里掏出来,实在掏不出来才需要寻找其他办法。>
画好图纸,从曹耀那讹一袋子万历通宝,喜滋滋的刘承宗扛上锄头去找铁匠下订单。>
铜钱和锄头都是材料。>
“做个厚实点的铁筒壳子,铜钱敲个薄锥子壳,就图上这样,对,铁筒记得留扎杆子的眼,你说哪种杆子,山里什么杆子最长?”>
老实巴交的流民铁匠,看着提到哪种杆子东家突然急了,只能委屈巴巴答道:“长矛,一丈八的。”>
“对,哪个最长用哪个。”>
杆子可不能短,刘承宗还没活够。>
不过这玩意确实比曹耀的追风枪制作简单多了,铁匠只用了半天就把东西做好。>
直到灌进去火药刘承宗才傻眼,忘了钻引线眼儿。>
又让铁匠返工一遭,让曹耀搓了根引线,灌上三斤火药,几个老爷们儿半夜扛长杆和破门板去了后山。>
实验一下。>
刘承祖和蔡钟磐都觉得这东西挺蠢,但他们素质高,没说出来。>
只有曹耀说了。>
曹耀这会儿挺烦刘承宗的。>
本来前天想和婆姨胡闹一会儿,裤子都脱了被他拽出去勘察地形,昨天赶一天路,今天在屋里刚躺下,又被他要钱。>
晚上好不容易感觉机会来了,还被薅出来看实验。>
而且捡的娃还扔他家了,美其名曰先让他训练一下怎么带娃。>
最后还要给这个看起来特别蠢乎乎的东西点火。>
三扇门板立在地上,刘承宗攥着长杆尾巴站在那,还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曹耀攥着火折子凑在锥形装药的爆破筒跟前,吞了口唾沫,问刘承宗:“真点?别给我炸死了。”>
“要不你去窑里把宋守真弄过来?”>
刘承宗这话真心真意,也不知曹耀想到啥,骂了句:入他娘的,朝廷都没弄死我!>
刘承宗还没听清,就见火苗一窜,曹耀抱头鼠窜打滚向一边,紧跟轰地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