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长幼之辩(3/4)

作者:未闻墨卿
典忘祖!?”

“子房,不必多言了。”颜路朝张良使个眼色,示意他不必强辩了。

伏念倒是不介意张良打嘴炮的行径,冷着脸反驳道,“协助帝国叛逆,扰乱帝国统治,你们当的什么仁!?又见的什么义!?”

“仁者,爱人;义者,利他。”张良不慌不满的辩驳着,“身为儒家弟子,见到有人身处危难之中,自当挺身而出伸出援手,而非袖手旁观独善其身!”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恭、宽、信、敏、惠。”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倘若民众不知恭谦,为官者不知清廉,臣下不知忠诚,如果百姓都想着谋害自己的君王,以下犯上,那么整个国家岂不会陷入动荡,百姓岂不会陷入危难!?”

“如果不问青红皂白,一味只要求百姓忠君,难道天下就可以太平,百姓就都能安居乐业!?”张良针锋相对,丝毫不让。

“《孟子·公孙丑下有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伏念对此不为所动,冷哼着回应,“哼……难得你还记得先贤经典!”

“《论语·颜渊篇中,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小圣贤庄乃儒家圣地,天下读书人心中的楷模。”伏念此时站起身来,来回踱步行走,语重心长的继续说道,“如果我们不传播圣贤平和之道,反而鼓动民众造反生事,动摇国本,诋毁王道,岂不是就在成人之恶,作那小人行径!”

“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君子之道在于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伏念勐地转过身,怒目看向张良,“你说的不为,难道就是不忠不孝!?”

“《孟子·尽心下中教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百姓的生死才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有社稷,才有君王。”

“断章取义,一窍不通!”伏念一振衣袖,“《孟子·离娄上有言: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倘若没有伦理纲常,没有社会秩序,又和谈社稷国家?没有了社稷国家,又如何保障百姓的利益?没有保障,又如何‘民为贵’?”

“大师兄所言或许有理,但似乎差了一句……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张良悠悠回道,“圣人亦有教诲: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让不仁善之辈高居王位,只是在纵容其伤害天下的无辜百姓。”

“哼……”伏念闻言忍不住摇了摇头,张良的想法确实顽固,不过他此时倒没那么生气了。

重新坐回榻上,伏念回应道,“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房,你进小圣贤庄的第一天就该知道了,我们只专心研修学问,不谈论军国政治。”

“你身为读书人,更不该随便对自己的君王妄加评断。”

“敏于事而慎于言,要知道福祸无门,惟人自取,如今可正是多事之秋!”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这几句话,与其说是辩论,倒不如说是伏念在苦口婆心的劝谏自己的师弟。

他清楚张良和帝国的血仇,但有些事,不可越线,否则势必招致无可挽回的后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