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网络小说与创作(1/7)

作者:等待太多余
一、读者的角度

“我很高兴与普通读者意见一致;因为,在所有那些微妙高论和鸿博教条之后,诗坛的荣誉桂冠,最终还得取决于未经文学偏见污染的读者们的常识。[燃^文^书库][].[774][buy].[com]【燃文书库(7764)】”

──约翰生博士

“普通读者不同于批评家和学者,他是为了个人的兴趣而阅读,不是为了传授知识或纠正他人的见解。一切都是本能的指引。”

──维吉尼亚?伍尔芙

普通读者的多数意见,往往是声音最小,却也是力量最大的。他们不见得会发表什么高论,却会静静地做出判断与选择。他们虽然不发言,却也是他们养活了书籍的作者与出版商。掌握他们的心理,尤其他们多数人的心理,是大众作者的梦想,也是绝大多数作者所无法忽视的课题。

关于掌握其心理的部分,我打算另开专着来说明个人的看法,在此,仅想就自己对网络的一些观察,提出一些我观察到的现象与感想。

首先,网络上的作者似乎是值得同情的一群,由于大部分的读者就算读了,也没有发表响应的习惯,因此他们往往并没有获知自己作品影响力的管道。这与公开贩售的作品有显著不同,公开贩售的作品,至少还可以由销售量而推知反应,而网络作者却不可能。事实上,网络作品会引起热烈讨论者,除了少数在联机故事板引起众多共鸣的成功作品外,大多数分类板的作品,都陷在这种困境里面。能够形成讨论串的,反而是作品中有问题被人家抓到而引发争辩的情形比较常见。

是因为写得不够好吗?也不能这样说。要求读者响应内容丰富的评论,比请他们花钱买书也许都还要难些,就算对联机故事板那种信箱被灌爆的成功作品而言,真正认真对它们做评论写感想的读者仍然是珍贵且罕有的,这点相信不会有太多人反对。

然而,这却是读者的权利,他们肯花时间看,就不错啦!

于是,我在认知这点后,进一步观察之,又发现一点:作品中有没有问题,被抓到与否,虽说在网上会掀起一阵波澜,却也会很快地消灭,大多数读者所重视的,其实仍然是直觉与感性,“故事好不好看?”是他们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其它的训诂与考证,故事合不合理矛不矛盾,倒是次要的东西。这种现象,虽也有些读者曾经提出,可是由于他们并没有对它详申论的时间与精力,故往往被当成灌水文章砍去,这是很可惜的一点。

参与争论的人反而是小众!

当我决定为这个结论大声疾呼的同时,其实内心的冲击是很大的,因为我也是小众,可是我却没有办法阻止自己去相信:这的确是个事实。习惯于我们板上生态,习惯于目前模式的讨论者们哪!你可知道,自己不知不觉已陷入了一种小众的思考模式吗?

如果一个作者想走大众的路线,我所想到的唯一方法,是跳脱争论与过多考证,将自己的精力更多用来接触大众化的书市、书籍、与媒体,然后尽可能以冷静的眼光,让自己成为读者,并做更多的观察。这会比争论、挑错、以及单纯地闭门造更来得有意义些。

然而,这却不是作者的唯一一条路,至少对于我们板上许多作者而言,都不是的。另一条新而宽广的大道,正开展在我们眼前。

二、作者的角度

野火,还在延烧。

不过,精金却也是在烈火中熬炼而成。

以下的讨论,尝试由作者的角度来看问题,通篇论述,以一种旁观者的笔调为主,将作者的类型稍作分类。当然,没有任何一位真正的作者会完完全全属于某种类型,就跟没有一种真实气体是理想气体一样,但是,理想气体理论的价值并不因此减损,同样,将作者归类为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莲动九重:帝尊的闯祸萌妻 神道仙路 墓星武系 九死丹神诀 都市玄门弃少 古墓残灯 仙界的龙 网络神豪:开局十亿打赏金 异武凌天 良言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