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如何在推理小说中设置“红鲱鱼”(2/2)

作者:等待太多余
“红鲱鱼”的惯用方式。

比如,在一个案件中,继父被杀,丈夫涉嫌入狱,柔弱女子奔走求助,另一个富家子弟却处处阻挠。作为一个“心不是铁打”的读者,无论谁都会对这个柔弱女子产生莫大的同情心,对富家子弟产生厌恶和怀疑心理。但真相大白时读者才发现,富家子弟却是那条被冤枉的“红鲱鱼”,他之所以阻挠案件调查乃是害怕某桩丑闻的败露,而柔弱女子才是艳羡父、夫两家财产的谋财害命之徒。

三、利用文字的技巧设置“红鲱鱼”

好的推理小说是一篇能够让作者和读者公平竞赛的小说,亦即在作者给出全部线索后,理论上能让读者依据上述线索的总和来推断出事实真相。如何能既给出足够的线索,又能牵引读者走入误区,则是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事情。在这里,利用文字性技巧,在对场景和人物心理的描写或分析中,不露痕迹地将读者的注意力从真实线索过渡到混淆线索上去,也是一种设置“红鲱鱼”的方法。

举例来说,在勘探现场时侦探发现了能引导出凶案真相的关键线索,这时一只猫跑了进来,撞倒了花瓶,露出了藏在花瓶下的凶器?匕首。对于读者来说,凶器是案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注意力就不自觉地随着文中出现的猫转移到凶器上去了。再加上随后作者对凶器的细腻描述,读者自然就完全遗忘了刚才交代的线索。在这里,凶器充当了那条“红鲱鱼”,而作者利用那只猫的文字描写,自然得体地将红鲱鱼“钓”了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文字描写,并不见得是着重对“红鲱鱼”进行大量文字铺陈,而对关键线索寥寥带过。真正的大师往往既能把关键线索毫不保留地反复抛掷给你,但你依然被一条条“红鲱鱼”引得团团乱转。约翰?狄克森?卡尔在密室名著《歪曲的枢纽》中,针对犯罪场景进行了多次解说,其中对于关键的提示性线索尤为反复提及,但是好多读者仍然不能抽丝剥茧、理清头绪。所以,利用文字技巧设置“红鲱鱼”,还需要我们加强对文字功力的锤炼和对情节安排的把握。

以上简单介绍了几点设置“红鲱鱼”的方法,对于推理小说的写作,我也处于琢磨阶段,所以这种介绍难免挂一漏万,权且算与各位推理爱好者做一些个人想法的交流吧。

...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
戮仙 掌上仙庭 金牌调解员[快穿] 1852铁血中华 自吞噬星空开始 死亡禁咒 故事从她瞧不起我说起 兵种神将在校园 重生原始时代 摄政王的农门小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