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的是华生。即使助手再聪明,最后做出解答的仍然是侦探。
衬托侦探的能力很重要。有些作者为了衬托侦探,往往在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上,让所有人都成了傻瓜,唯独侦探一人看穿,这就失去了助手的重要性。试问,侦探既然如此聪明,还要带着一个白痴助手干吗?
如果你的侦探设定在180,那么助手的绝对不能低于120。有的时候,你也可以让你的侦探犯一些错误,让助手来解开疑惑,这才是助手存在的目的。
如何描写其他配角?
你可以编,也可以观察周围的人。
回家的路上看见小偷,不要去观察受害者,这时的受害者统统都非常气愤。你需要观察的是周围的人群,什么人冷漠,什么人想管不敢管,又是什么人最终站出来抓住小偷的。
你也可以观察你的老师,不要注意他们上课时的样子。你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在家长面前对学生的态度和在学生面前的态度是否一致。比如很多老师都有个共同点,在面对成绩差的学生时,他们会表现出对这个学生很失望,认为这学生无药可救了。可是当这些老师面对家长的时候,又经常会说“你家孩子还是蛮聪明的,就是没把聪明用在学习上”……每个老师都不同,但他们有相同的地方,这是需要观察的。
比如,你要描写一些嫌疑犯,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推卸自己的责任。去观察周围的同学或同事,当班级或公司发生一件与他们有关的事,注意他们的言辞,看看他们是怎么推卸责任的,再看看他们把矛头指向哪一个人。或者,你也可以通过电视新闻找到答案。举例来说,有位大爷在某条马路被一个公共设备绊倒了,进了医院。谁来解决医药费的问题?记者走访调查,相关人士相互推卸责任,到最后记者不得不私下里和大爷说,“我努力过了,您老认命吧。”
各位,这些角色就是描写嫌疑人特征的最好素材。把这些人推卸责任的形态写进小说,是多么地生动,多么地令人信服啊!
如果你要描写一个受害者。首先你就得找到受害者,可是你不可能满大街寻找受害者,更不能让别人变成受害者。这时候怎么办?靠观察,恐怕很难有这样的运气。只有编了,怎么编?只有多看书,看看别的作家是怎么描写那些场景的,看多了不同的文风,通过你自己的领悟,你的描写自然会有自己的特点。
创作推理小说就像创作一个剧本,这场戏的编剧就是你自己。多观察,多看书,把人物性格的基础打好。在什么时候让什么样的角色登场,完全是你自己说了算。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