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五章 还有更来钱的法子【第四更!求订阅!求月票!】(2/4)

作者:俊秀才
内务府虽然产业多,天下矿山都是皇帝的,但终究还是比不上白得的银子好。

“小子对于盐务的事情并不熟悉,想来刘总督和白大人都赞同的说法,也是比较靠谱的。”柳铭淇斟酌一番,给出了中规中矩的答案。

景和帝不知道他是不是藏拙,他也懒得去多问。

六百万两银子的份额是四位丞相都比较赞同的,即便是柳铭淇有别的意见,他也不会去听。

不过柳铭淇说的分化盐商的策略,倒是挺有意思,说不得又要用一遭了。

那贾子明不是很注重虚名吗?

让刘仁怀去他家的时候,给他过世的父母一个封号,不就好了吗?

既让别人看到,更是让他自己看见,从而知道跟着朝廷走的好处,以后便会更加配合了。

“只不过国家多事之秋,六百万两看起来很多,放在亿兆百姓们之中,却是很小很小的一笔钱。”景和帝叹道,“可惜再也没有像是盐务这么来钱的行当了。”

大康朝的税赋和柳铭淇知道的所有朝代的税赋有些不一样。

从秦汉以来,我国的税赋基本上就分为两类,一类是盐铁酒茶瓷丝等税赋,另一类就是商赋、田赋和人头赋。

实际上这些赋税的类型,和大康朝都差不多。

但大康朝的商赋占据的比例却高出很多,大约占据了大康朝每年税赋的四分之一,也就是二千四百万两左右。

而一亿五千万人的田赋和人头赋加起来,也仅仅只占据四分之一。

而柳铭淇熟知的那些朝代,基本上田赋和人头赋要占据一半以上,很多时候甚至是三分之二。

沉重的压力全都压在了老百姓的身上,这也是古代王朝都不长命的重要原因。

唯一一个开挂的我大宋,却又被更加开挂的大元给灭了,历史倒退三百年。

而我大明这不争气的东西,空有繁华的商贸,却不能收起商税来,最后落得王朝破灭。

当然那些商人们也没有讨到好就是了,江南一地被屠了又屠,无数富商的财产全部被掠夺。

单论这些商人来说,真是活该!

大康朝吸取了前朝的教训,把田赋和人头赋规定得非常死,税赋抽成也不高,但对于商税征收得却很多,由此才能达到四分之一。

除了盐务,景和帝想要动哪方面都困难,尤其是在想要榨出大笔钱的情况下。

你说丝绸?

江宁织造和苏州织造一年靠着国内外的生意,上缴七百万两银子,你再给他们增加六百万两的任务,直接会压垮他们。

瓷器?

瓷器销售得倒是挺好,不过一年也只能收五百万两银子。

毕竟民间的许多窑厂都能做,寻常老百姓们用最简单的就可以,不会讲究精美。

那些做得好的,不是富商官员买,就是卖到草原和海外去,市场不大,就造成了收入不多。

茶务倒是也有五百万两,不过朝廷控制的主要是边贸,西南、西北、东北这些地方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重生八零年代致富 好穷,被校花看到卡里不到万亿了 贴身兵王 时空妖医 清纯女友竟是异界之主 九星军主 诸天最强模拟器 妾不如妻 重生80有空间:老公,抱 末世靠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