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飞机,装备1台波兰制造的活塞式星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987马力,以高性价比闻名于世。
但m-18有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样貌实在是太丑了,如果不是因为丑陋的外貌,相信历史上的“单驼峰”飞机的销量会远不止5000架。
“单驼峰”飞机诞生于1964年,当时的波兰还属于社会主义国家,m-18性能虽然优良,也只能在红色阵营国家中销售,直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m-18才开始进入西方国家的市场。
现在还是冷战时期,m-18还没有进来,而且市面上也没有同种类型的飞机,凌世哲正好可以打一个时间差,让他的“小蜜蜂”占领这个市场空白。
记得前世波兰的m-18每年都要卖出200多架,单价65万美元,看起来利润不多,可累加起来,这笔利润对现在的中国飞行器航空工业公司来说,也是相当美味的蛋糕了。
“单驼峰”成在高性价比,败是因为他相貌丑陋,周远航拿到凌世志给他的m-18的草图,回去后在保留它的基本性能参数的基础上,对m-18的外形做了彻底的整容,让它的外形漂亮起来,以符合西方人的审美观。
“小蜜蜂”的横梁和纵梁,也就是飞机的骨架,采用了安布雷拉材料实验室研制的第三代a+b钛合金材料,用这种钛合金做得飞机骨架,可比m-18用的金属架在重量上可是轻了不少,再用超算在机体机构上又做了进一步的优化,使得机体的重量又轻了不少。
飞机的蒙皮采用的是后世三代表铝锂合金,为了进一步降低飞机的重量,凌世哲又采用了后世空中客车a380的飞机蒙皮制作工艺。
这里说一下空中客车a380的飞机蒙皮是怎么作的。
a380蒙皮的作法原理其实非常的简单,蒙皮只用了两种材料,就是铝合金和玻璃纤维,制作时先把铝合金压的极薄,比普通的纸张还要薄三分之一。接着把玻璃纤维拉到头发丝的三十五分之一粗细,然后在把玻璃纤维编制成一张“玻璃纤维布”,接着在铝合金上涂上一种特殊的胶,然后把“玻璃纤维布”粘贴在铝合金上,等胶干了以后,送到高温炉里烘烤。
在高温下“玻璃纤维布”在胶的作用下。与会铝合金紧紧的粘合在一起,最后在做一道特殊的热处理,a380复合材料蒙皮就算成了。
这种复合材料蒙皮比传统的复合材料蒙皮在重量上轻了百分之六,但它的强度、硬度和韧性比钢铁都还要高出个15%到20%,这在当时它被称为是全世界目前最轻、最坚固的飞机的蒙皮,可见这种材料有多么的强悍。
原理看起来简单,可真要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首先你要搞明白,a380的复合蒙皮用是那种粘合剂。高温炉的温度是多少,采用什么样的加热方法,怎么升温的,做得什么样的热处理,哪怕是一个小环节没有掌握好,a380的蒙皮你想都不要想。
幸好后世的共和国攻克了这道技术难关,还在专业的材料网站上公布了详细的工艺流程,这才让凌世哲有机会把a380的飞机蒙皮给搞出来。不然给他三十年的时间也是休想。
这种蒙皮凌世哲命名为bl—01,研制出来之后凌世哲没有去申请专利。因为这种材料的制作过程太过特殊,申请专利等于是把制作方法给公之于众,因此凌世哲采用了可口可乐的做法,把bl-01放在了香港绿盛银行的金库中保管了起来。
bl-01蒙皮技术对凌世哲太重要了,它不但可以用在现在的“小蜜蜂”飞机上,支线客机、干线客机、公务机、军用飞机都能用上。这关系到他能不能在航空业中有一席之地。
这么一套整下来,让“小蜜蜂”整个机体平台重量比波兰的m-18轻了足足有40%,毕竟两者在航空材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