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123 章 光绪的奋斗(2/3)

作者:天下白兔


就目前来 一期工程建设完毕,马鞍山可以达到年产钢铁80万吨的规模。

如果第2期工程完成? 马鞍山可以达到年产钢铁200万吨。

这其中还包括许多特种的钢材? 这些刚才在当今世界上可以说是最先进的? 就连许多西方列强也无法生产。

比如说鞍山钢铁厂生产的装甲钢,是以二战时日本战列舰大和号装甲纲为蓝本研发而成,他的学名是表面硬化装甲。

就凭这种装甲钢,如果建造战列舰的时候,在同样的厚度上,刘海建造的战列舰就比当今世界上最强的战列舰,防护程度都高了一倍都不止。

就是未来的无畏级战舰所装备的装甲钢,和这种装甲钢相比也差了70%以上。

而刘海首先将这种装甲钢,应用在了上海造船厂建造的三艘轻型巡洋舰上。

这使得这三艘2000多吨的巡洋舰,在防护能力上足以达到4000吨以上巡洋舰的标准。

而且刘海为了提高自己战舰的生存能力,还把南洋水师所属战舰全部改装了一遍。

所有战舰外所挂的装甲,全部换成了新式装甲钢,这使得刘海的南洋水师各战舰的防护能力提高了一个档次。

而就在刘海大规模的更新自己的海军装备的时候,在清朝内部又发生了一些动荡。

原来慈禧太后虽然表面上已经还政给了光绪皇帝,但是她实际上仍然控制着整个清庭。

军机处的那些军机们,除了慈禧太后,谁也调动不了,而这些人也完全以慈禧太后之命是从,光绪皇帝现在仍然是一个傀儡。

作为一个有志向的皇帝,光绪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于是光绪皇帝联系自己的老师翁同龢,开始拉拢朝廷上的大臣。

慈禧太后执掌朝廷这么多年,对于光绪皇帝的这些老把戏,早就是洞若观火。

不过由于现在皇室内部对于慈禧强烈的干预,使得她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只能由着光绪皇帝,慢慢的扩充实力。

不过慈禧太后也不是白给的,她把京城附近的军权,牢牢的抓在了自己的手中,并且交好李鸿章,使其成为自己的臂膀。

这样一来就是光绪皇帝把整个朝廷的大臣全拉了过去,也不能够颠覆慈禧对大清国的控制。

而光绪皇帝在经过一番折腾之后,发现他拉拢的那些臣子都是没什么实权的楞头青。

而真正的实权人物都是老奸巨猾,他们早就看出了慈禧和光绪皇帝的实力的对比,自然不肯站在光绪的这一边。

光绪皇帝也是个脑子灵活的,既然京城中这些大员们不肯站在我这一边,那我就把目光投向京城之外。

首先被光绪皇帝纳入眼帘的,就是两江总督刘海。

前一段时间刘海可视和朝廷闹得不可开交,光绪皇帝为什么首先想到刘海呢?

其实这也不怪光绪皇帝,前一段时间刘海之所以和朝廷对的干,主要是因为慈禧太后不能够容忍一个地方强权派的崛起。

因此她对刘海进行了全方位的打压,和各种的阴谋诡计。

而刘海竟然能够在这样的围攻打压下,平安的存在下来,并且更进一步,这让光绪皇帝刮目相看。

虽然光绪皇帝在当时只是一个傀儡,根本就参与不了这种大型的政治活动之中。

但是光绪皇帝也从中看出了刘海的能量。

而且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即然刘海和慈禧太后不对付,那么自然就是光绪皇帝拉拢的对象。

于是光绪皇帝接连几次下旨,表扬刘海在两江作出的贡献,特别是马鞍山工业基地,使得大清国在钢产量上有望超过了日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