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四十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二节 六十发子弹(2/3)

作者:寒潭水一色
地转了转,山上的鬼子是没啥动静,山下的遍地篝火也渐渐地要熄灭了,杨棒子入夜前布置的至少点上几百个火堆,用来取暖和吓唬鬼子的!现在不是小鬼子得势的时候咱们不敢点灯了,摆上篝火让山上的小鬼子看看自己是被多少人围上了,这样能打击他们的斗志。

转了一圈后,没发现防线上有啥问题,回到山沟里的临时指挥所,高政委也赶到了,他是带着支前队伍帮着把包扎所啥的从小西沟搬家过来的,听高政委说,光是从小西沟南送到上寨去的伤员就多达千人!

这还不是让杨棒子最心焦的事情,刚才转了一圈,虽然两个小团从军营镇带来了不少的弹药,可一分配下去,还是远远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配额,目前每个战士平均才三十发子弹,一人两颗榴弹都不到,这也是杨棒子白天没让再接再厉围歼这股鬼子的主要原因,战士们就几发子弹那不是送命呢吗?

在全部十一分区从成立到现在的时期,整个八路军的子弹都是非常匮乏的,主要的武器装备和弹药都要从战场上的缴获中来获取。而只有歼灭战、拔据点,才会有比较彻底的战场缴获,其余未能全歼敌人的任何战斗中的战场缴获是微乎其微的。

十一分区在整个晋察冀军区中的地位比较特殊,因为它本身就是反扫荡时成立的,然后一天都没有消停过的和鬼子血战,鬼子盯得紧,打大仗的会就多,缴获也就多一些,另外杨棒子会倒腾,所以十一分区部队越打越富,武器装备较之其他部队都要好,每个战士配备的子弹也多一些。

看当时子弹比较充裕的日本鬼子的士兵配备,日常的子弹配备是120发(腰前两个皮子弹盒,每个装30发;腰后一个大皮子弹盒,装60发;所以战时每打死一个鬼子,八路军战士先去翻鬼子的子弹盒),临战时子弹配备达到200发。

这就是说,在十一分区所有部队中,只有直接隶属于十一分区司令部的警卫连享有同日本军一样的子弹供应。而其余分区部队,无论主力部队还是地方部队,都远远不具备这个资格。

八路军不像日本军,享有日常子弹标准和战时子弹标准。八路军享有的子弹标准,是在每战之后的缴获分配。1943年年底以后,十一分区同六分区合并后,原隶属六分区的军营镇的兵工厂也一起归并了过来,周冬瓜管理下的修配所当时主要三大项工作:组装自制的榴弹和地雷,修理各部队损伤的武器,尽可能利用从各部队回收的废弹壳制造子弹。

军营镇八路军兵工厂制造的子弹,当年被部队称作“二槽货”,不仅射程不远、杀伤力不大,还常常碰上打不响的“臭子”,比如这次在走马驿围攻战前,杨棒子储备的子弹,十一月由分区供给部下发给各团供给处的子弹补给,缴获的新子弹是和自制的子弹搭配下发的。

榴弹缴获的数量很少,基本上下发部队的榴弹都是自制的。这种榴弹比日军装备的甜瓜雷差多了,日军在百团大战后的总结中记载:八路军“榴弹极为丰富,但系粗制品”。

就这还不能敞开供应呢,周冬瓜知道前面打得激烈,弹药消耗大,修配所的工人们连轴转的生产,就这样两个小团带来的榴弹才五千多枚,还不够没个战士分两颗的。

几个参战团的统计数字还没有最后报上来,单十七团的刘大屁股粗略地统计了下,光是龙门村河谷口到南刀咀这一仗,十七团就消耗了子弹将近四万发,榴弹千余枚,消灭了多少鬼子呢?六百多人!平均六十多发子弹打死一个鬼子!

这还没算也参战的十八团的呢,因为十八团在龙门村还打鬼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