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补充之一分区纪实—云阳誓师(1/3)

作者:寒潭水一色
写写到这时候,许多明眼读者已经瞧出来了,杨棒子和他的故事是一条主线,包括杨棒子自己和许多人物都是有着真实背景的虚构人物,而另一条副线呢则是我和几位朋友多年来搜集整理出来的一分区和晋察冀的抗战史中的一些补充类的文字,我个人是希望读者能在的同时,又了解一些真实的抗战人物和故事。

但是因为有些部分涉及到所谓的党内斗争和敏感话题,要想保住的连载,就不得不接受编辑的警告,不再涉及上述两类的话题,以后这条真实抗战的副线就以不涉及这两类问题的纪实和故事为主吧。

先把当年供65军军史编写组的一分区编年体的纪实类的资料贴出来,供读者们清晰地了解一分区从1937年到1940这几年的战斗史和发展史,40年以后的不少事情我已经在前面的补充中说了不少了,以后看情况再整理贴出。

很长一段时间,一分区流传着一首歌:

独立团,

115师的兵团;

独立团,

红军的老兵团。

过了黄河就打了腰站战斗,

这是第一个战斗,

这是胜利的战斗。

为了中华民族,

为了华北,

英雄们勇敢冲锋战斗,

接连把七座县城一起收复,

广大的土地能够耕种,

多少人民得到自由。

这是当年曾经传唱在115师独立团、后来的一分区的一支很走红的歌曲。几乎一分区所有那些有着红军身份的干部战士都会唱。这也是独立团挺进敌后之初,参加平型关战役前后的一段英勇战斗历程的真实写照。

1937年7月抗战爆发的前夕。初夏。在陕西省三原县云阳镇。红一师编为115师独立团。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参谋长熊伯涛,政治处主任罗元发,供给处长董永清。副官李光汉。

三原县属咸阳市管辖,地理位置已经靠近了西安的北大门。泾阳县位于泾河北岸,距离西安约50公里,云阳又在泾阳县城东北约10公里处,北靠嵯峨山。东与三原接壤,西北则与淳化县一山之隔,是通往陕北的交通要道。云阳原属三原县,现属泾阳县,为泾阳县北大镇,历来多商贾,富钱粮。

红一师驻扎在三原县,是红军威胁到西安的最前哨阵地。如果不是发生1936年底的“双十二”事变,红军是无法进入到距离西安最近的前哨地区。1936年底到1937年8月,我党中央应张学良、杨虎城请求。命令红军主力陆续进驻渭北地区,主要集中在泾阳县的云阳镇、桥底镇和富平县庄里镇。杨成武任师长兼政委的红一师。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从甘肃省正宁县到了三原县云阳镇的。

红一军团是在1936年的冬天,农历冬月十一日(阳历1937年1月23日)来到云阳的。当时的北方天寒地冻,在国民党军队“围剿”下的红军的供给明显窘迫,许多战士都还穿着单衣,光脚穿着草鞋。但精神抖擞,斗志昂扬。陆续到达云阳的红军部队分散住在周边的村子里,几乎每个村子都有红军。总部及其直属关参谋部、政治部、地方工作部皆驻扎在云阳镇内,分别以代号“代江部”、“武昌部”、“衡阳部”对外工作。红军的总部设在云阳南门的文家大院。整个文家大院分正院、东院、西院3套,坐北向南,当时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