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五十七章 春天来了 第二节 人的问题(2/4)

作者:寒潭水一色
,基本军事素质训练,武器装备的使用和保养,射击训练等等。新兵期结束后,还要半年以上的强化训练,没有战事的时候呢就是频繁地转换驻防地,来加强士兵的军人素质,如果有战事,那就作为预备队去战场进行实战训练。

所以一个日本人从参军开始到成为一个标准的士兵,是要经过很严格和非常标准化的训练后,成为了一个战争器的。

一个日军的士兵从参军的那天起,就会领到一套基本都一样的装备,这套标准化配备的装备将从头至尾地伴随这个士兵的军人生涯。

例如36年日军单兵的装备标准为:战斗帽式样的军帽、雨外被(雨披)、外套(大衣)。

背囊里面:更衣用的衬裤1件,兜裆布一件,两双袜子,毛巾,两日健康应急口粮,洗脸袋:里面有洗澡用肥皂、洗衣皂、牙刷、牙膏粉、针线包:里面有剪刀、开罐头多用小刀、线轴和缝衣针,信纸。

然后还有教练日志、修养天志、作战重要任务令、教练规定、射击教范、毒气防护教范、观测记、野战筑城教范等的典范类。顺便说一下,士兵的背吧是布制,军官皮革制。

还有钢盔、铝制饭盒、腰后60枚弹药盒一个、前面30枚装的弹药盒2个、刺刀和皮带等。

可咱们的八路呢,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通过鼓励和宣传,征召来青壮年后,比较富裕的根据地能给发上一套军装,当然基本都是各根据地自己做的土布军装,一般还会发一双布鞋和一顶军帽还有一个挎包。

子弹袋、榴弹袋、绑腿等等的也能统一发放了,但是枪支弹药可就没那么容易发到里了。许多新战士都要靠自己去战场上缴获后才能替换了里的大刀和梭镖的。

至于说像日军那样流水线培养出来的士兵,在八路这边也基本不大可能,一般都是边行军打仗边搞训练的,好在有一点,当时招兵基本都是从各村庄的基干民兵里优先征召的,所以诸如使用武器啥的训练也就省了。

但是这样的士兵老实说是没啥太大的战斗力的,上了战场不怯阵不逃跑就算合格了,所以说句比较残酷的话,当时八路军的新兵战损率还是蛮高的!

比如一分区在40年的百团大战时。打的非常英勇,但是部队伤亡也很大,一个主力团战后连一个营都凑不上了。这损失掉的可都是经过了两年多战斗的老兵。

结果还没等补充上来的新兵形成战斗力,41年的几乎是全年的大扫荡就开始了。结果一分区连一次黄土岭战斗那样的战斗也没能组织起来,到最危急的时刻,全一分区基本沦陷,几万党政关和老乡被围在狼牙山上。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杨棒子,他这一千多人成份也够复杂的了,而占到三分之二数目的新兵,可以说就没啥战斗力。连过封锁沟这样的基本战术要求,都得杨棒子亲自去讲解。加上老兵们的人心浮动,这就让杨棒子真是头疼。

所以呢他回到川口镇后,把地方政权的事情交给洪梅和老冯他们。他领着部队去了走马驿,开始了新式整军!为啥要去走马驿?很简单,这里是十一分区的腹地,远离敌我对峙的边缘地带,整军是要保密的!

杨棒子并没有搞一分区当年的那中整肃。他这次整军就要要把部队正规化,起码是把一群散兵游勇和农民,用最短的时间转变成八路军战士。

可是很费脑筋的,首先二秃龙带过来还剩下的一百来人,杨棒子考虑来考虑去。单独编成了一个连,放在一营,由杨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