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东阳老人 第四节 秘密交通线(3/4)

作者:寒潭水一色
开会,从北平来到保定游击区,准备同地方武装区小队过沟。

不巧江城的敌人突然袭击,区小队同敌人打了一阵子各自撤退,北平来的人只好分别返回蛮子营和辛庄,又等了七八天才随八路军跨过封锁线回到根据地。

而要铺设的秘密交通线经过的封锁沟段,沟东侧是顺民村,沟西侧是抱阳村。过了封锁沟有我们的乡政斧,有我们的堡垒户,堡垒户家有秘密地洞。我们的客人住这里有地洞可以藏身。

从蛮子营到封锁沟有40里地。晚上出发,走三个小时,天不亮就过沟了。过沟再往西走,沿着山沟就到了石井村,这时已经是大白天。这里已经属于根据地的范围了。从石井村往上走就是东赵庄我们的交通站。

蛮子营这一带还是咱们的游击区,周围敌人分布的情况是:从保定下火车是四里营卡子,蛮子营以北是马场,以南是江城,马场、江城各有敌人的一个大据点,建有炮楼。西面的抱阳、伍侯一线是敌人的封锁沟,一溜庄子以北的南齐也有敌人的炮楼据点。

封锁沟两侧,顺民、抱阳各有敌人的一个炮楼。当地是两面政权,敌人实行保甲制,发“居住证”,隔三差五地清乡查户口。表面上敌伪的统治很严密,实际上村里有我们的党支部,全村100多户人家就有十几名党员,群众基础好,党的力量强,夜晚游击队常来活动。

而且围绕秘密交通线准备选拔出来工作的同志呢,也大致是分成这样三部分人:

(一)专职的秘密交通员,他们是不脱产的农民。

(二)武装交通员,他们是脱产干部,配备枪支、榴弹。

(三)农民交通员,他们不脱产也不是专职,只是根据具体情况完成一些具体任务。

迫切需要铺设一条安全隐秘的交通线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知识分子!

当时团结和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抗曰战争的行列,是北平地下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早在抗曰战争全面爆发之际,北方局就提出号召:每个优秀的**员,应该脱下长衫到游击队中去。

据新华社消息,1937年到1938年3月,北平和天津地下党介绍到敌后各地参加抗曰游击战争的党员和革命青年有7000余人。

抗曰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斗争形势变了,在曰伪法西斯军事统治极为严酷的情势下,北平的地下党继续开展团结和吸收知识分子的工作。

1941年,晋察冀北方分局城工委成立后,即开始积极吸收知识分子去根据地,参加敌后抗曰工作,并为战略反攻积蓄力量。北平地下党组织积极进行工作,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先后向根据地输送了数百人。当这些知识分子到达处于敌后的晋察冀边区这块自由的国土时,心情无比激动,感到“我再也不是亡国奴了,我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了!”他们情绪高昂,满腔热情地投身到现实的抗曰斗争中。

北平党组织特别重视团结、吸收知识分子和青年参加抗曰斗争,从而不断壮大中国**领导的抗曰民族统一战线。可以这样描述这项工作的意义:城里的一个知识分子到了农村,就变成一百个人的力量。

在敌后抗曰根据地游击战争频繁、生活极为艰苦的情况下,离开生活相对安定的大城市到农村去,需要很大的决心和毅力。因此,交通站和有关的地下党组织的同志的任务是,不仅要做好团结和动员知识分子和青年的工作,而且要切实保证他们行程的安全。
&n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