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九章:代王的小九九(1/3)

作者:土豆刘
代国,下辖代郡、雁门郡、定襄郡、太原郡,地处大汉最北端,与匈奴接壤,是西汉最重要的一个诸侯国。

这里的人民剽悍尚武,盛产优秀的士兵,也不缺乏马匹。尤其是靠近雁门关,凡是匈奴侵扰,这里的百姓定然首当其冲,陷入战乱。

这里不仅仅孕育了大汉朝第五位皇帝汉文帝,还涌现出诸多抗击匈奴的良将,例如不败将军程不识。

七国之乱后,虽然诸侯国的大部分权力几乎都回归中央,但是代国依然有很大的自主权。

原因无他,只是它最靠近匈奴,受匈奴的干扰最频繁。

自镇守在这里的阳夏侯陈豨叛乱失败,被诛三族之后,代国的核心领导人就被换成了汉家皇室。

所有守将只负责镇守边关要塞,无权管辖代**队。

想要调兵,必须上报代国,再由代国上报长安。

一层一层,逐级上报。

最终得到刘彻的诏令之后,才可以在代国境内大规模的调兵遣将。

哪怕是匈奴入侵,也必须要得到许可,才可以调兵支援。

就像是后世的史书记载,河朔之战前夕,韩安国带领七百名士兵死战渔阳,于营垒中固守多日。

这段时间之中,渔阳周围的百姓惨遭匈奴人的蹂躏,一千多名百姓被匈奴人掠走充当奴隶,大量的牛羊及财物被一洗而空。

可任凭匈奴如何肆虐,韩安国也未得到周边郡国的的任何支援。

代国下辖的代郡距离渔阳不足三日的路程,可是直至匈奴人退去,也没有一名来自代国的援兵出现在渔阳。

渔阳宛如被抛弃的一个地方。

并不是代郡没有军队,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任何一条来自长安的军令。

擅自调兵,若是打赢了还好,万一输了,那么可是要被夷灭三族的。

没有任何一名将领愿意白白承担这个风险。

代王宫

此时正值中午,太阳和煦温暖,四周的温度让人觉得刚刚好,没有一丝丝的燥热感。

代王刘义跪在案几前,翻动竹简,用毛笔批改着国内大大小小的杂事。

刘义皱着眉头,轻声呢喃桌子上的奏章:“代郡部分商贾趁旱蝗之灾祸害百姓之时,坐地起价,将粮食价格涨到了原来的三倍。”

他气的将毛笔一下子拍在了案几上。

“砰!”

暴怒的吼道:“岂有此理!如此天灾,竟然还敢坐地起价!商君言:士农工商,果然是人间至理!”

“怪不得商人会排在最后!看他们这种逐利,不顾百姓死活的行为,应当受到严惩!”

重新拿起毛笔,他在竹简上面快速的写了一行批复:“凡坐地起价之商贾,由各郡县县尉派兵调查!所有作奸犯科之士,皆下狱!量重刑!”

思索了一会儿,担心坐地起价之事无法压下去,他继续书写:“凡恶意抬高市价者,由县尉派遣数十人,将其围住,由百姓指责。”

“若因其抬价,出现百姓饿死之行为,皆判其杀人,以命抵罪!”

“不得以家奴之性命相抵,抓商贾之家嫡系血脉!”

满意的看着手中的竹简,刘义小心翼翼的将竹简卷起来,摆放在案几一角,批复完成的奏章,一会儿自然会有下人将其送到国相那里。

代王主权柄,国相主监察!

说白了,国相就是刘彻安插在诸侯国的眼睛。

只要诸侯王不做造反这种出格的事,一般来说,其行为,是不会被国相干涉的。

除非是被人举报。

一旦被举报,基本上就要大出血,再严重一点,就是自杀谢罪。

后世江充怎么起家的?还不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