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八章:大儒关注,传世之赋(2/3)

作者:土豆刘
品读原文,文章中处处离不开对刘彻的吹捧。

虽然是名为《皇太子生赋》,但实际上还是在讨好刘彻。

全文从刘彻继位,一直到刘据出生,把这十几年的大大小小事件,全部歌颂了一遍。

董仲舒越读越气愤,不由自主的将竹简狠狠地摔在桌子上,怒骂道:“哼!这种只会迎合陛下,诙笑类俳倡的行为,真是把他父亲枚乘的脸丢进了!当初枚乘先生多么英杰的一个人物,两次劝谏吴王刘濞,以求不要出现七国之乱。没想到,他的脸竟然被儿子丢进!”

在他看来,这种一直歌颂,导致陛下处在安乐之中的行为,无疑是在把大汉往火坑里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如果真的有风骨,那么应该敢于劝谏,让陛下专心朝政,以利天下苍生!

“呼!”董仲舒被枚皋气的直喘粗气。

愤怒的翻开第二篇,由东方朔撰写的赋。

看了没有两行,他直接把竹简丢出去。

“砰!”

竹简掉在地上,穿着的线都被冲击力扯断,无数的竹片散落在地上。

“奸臣误国!奸臣误国!”董仲舒眼睛通红,气的牙直痒痒,“幸好陛下尚存理智,没有让此二人断定国事。否则大汉危矣!此二人,与魏斯、赵籍、韩虔,庆父等何异?”

他说出的名字,都是春秋战国的奸臣。

前三者三家分晋,后者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竟然敢在禖祝之中将黄河决口之灾,用语言美饰,用恶难赞扬皇子降临以讨好陛下!逆臣!奸妄!恨,吾恨啊!”

董仲舒批判完之后,没有闲着,立刻恶狠狠的拿起桌子上最后一份竹简。

最后的进献之赋?

前两篇名士写的内容都让他失望,更何况连名士都不算的人。

恐怕又是一个哗众取宠,企图用讨好谋取利益的的小人!

作为太学祭酒,他不方便对付枚皋与东方朔,但是对付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还是轻而易举的。

他已经想好了,只要写一篇赋让他气愤,他就来一场杀鸡儆猴。

以白墨之下场,警告那两个奸妄之臣,拍马屁可以,切勿干涉国政!

否则,他不介意来一场为民除害,来一场子产诛邓析。

“哗啦”一声,竹简被他打开,上面的文字映入眼帘。

“《阿房宫赋》?呵,真够大胆的。竟然敢用暴秦之建筑。自大汉开国以来,敢写秦的,除了贾谊,恐怕难以找出第二个。”董仲舒乍一看标题,不屑的讥讽一声,表情就像是在阅读一个牙牙学语之人写的文章,“想做贾长沙第二?真是疯了。”

贾谊是谁?

如果说李白是一人压盛唐,那么贾谊就是一人镇两汉!

虽然贾谊已经过世,但是文坛诸人依旧对他无比吹捧。

他是西汉初年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士!

虽只从政十二年,但是他留下的政治、经济、民生、国防、外交遗产比比皆是,影响了大汉数百年。

最关键的是,他曾经提出过不断分封以弱化诸侯王,只可惜汉文帝没有采用。后来过了几十年,主父偃进一步总结,最后被刘彻采用。

如今不知道从哪一个犄角旮旯蹦跶出的无名之辈,企图沾染第一名士的名誉,这让董仲舒怎么能认得了?

敢打俺偶像的主意,这还得了?

怀着挑刺的心,董仲舒迅速将目光左移,直奔正文。

今日,他就打算让白墨付出代价!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他微微点头,开头尚可,直奔主题,虽未见溜须拍马,但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