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零六章 复员(1/2)

作者:冬神爱笑
当接到命令的时候,白的心里是抵触的。虽然跟着部队东奔西走,可毕竟年龄到了,加上地方上也确实是需要人才。白本着自己是社会主义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想法,就选择了当时交通相对发达的平原地区作为自己的以后安家点。

当然接到命令的时候,白还是征求了自己家的人,‘礼,你觉得我选择的这个地方怎么样?’

作为白的另一半,礼对于白的要求,倒是没有任何的反对,‘只要是你选择的,我都会跟着你一起走。咱们走过的地方也不是这么一个两个,这个事情我肯定是同意的。只是以您的水平,我觉得在这个地方是有点屈才了。’

白对于这个也是有些无奈,不过组织既然是安排了,自己自然是不能反对的。但当时在长沙工兵学院学习的工程学,在现在安排的预制厂,倒也不是说完全用不上。只是这些东西,可能需要重新学习一些新知识。但对于这样的行为,白倒也不是十分抵触。毕竟现在不学习的话,是跟不上时代的。作为一个从山区里面出来的孩子,白十分了解学习的作用。而自己的另一半礼也是

不过作为一个军官,即使是复员回来之后,也是有相应的官职的,所以这个预制场的厂长就在白的身上了。

不过这个预制厂的隶属,却是水利局下属的这么一个附加单位。而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档案的调取终于是了解到了,白是拥有相应学历的。这个学历是进入和平年代之后,为了能够拥有相应的管理人才,而进行一种再教育。

这种教育都是比较有相对性的,更像是一种职业教育。这样的教育对于现在情况倒是正好合适的。

所以到了预制厂里,白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很快。毕竟从部队当中来说,受到这样的教育还是非常多的,而当时的局势虽然已经明朗起来,可相对来说国内的矛盾还有很多。

当档案从部队转回地方的时候,被当地的水利局领导看到了才能。而这时候白已经在预制厂当中干了两年的时间。不过有着更好的机会,谁也不愿意在小地方呆着。并且白自己的内心希望,也是能够为这个国家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不能在部队贡献力量了,自然也不能荒废在自己的能力和力量。

而到了水利局之后,正好就赶上了当时国家对于河道治理的计划。这个其实也是源于当时那个年代当中我们国家遭受的重创。要知道最早的时候,到底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其实是让整个国家都处于一种崩溃的状态。

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自然是不会有能力去做劳动。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让整个国家的环境都变得非常困难。那个时代可能只有在部队当中能够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食物供应。而到了农村之后,可能连正常的食物都吃不到。

毕竟配给供应制度的存在,是当时的一种政策一种计划。而国家当时想的是更大的局面,能够解决更多问题而想的方法。

当时北方主要的主要粮食产区在于华北平原这片广大的地区。但这片平原其实也是遭到了多次的自然灾害或者是人工灾害。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为了阻止日本关东军与当时的南部侵华日军汇合,专门掘开了当时的黄河河堤,形成了一片黄泛区。而这片黄泛区在当时的战术战略上来说起到了相应的作用。

可到了六十年代左右,这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黄泛区的盐碱地让种植本身就变得困难。而形成的淤积带也让过去存在的河道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所以这个的原因,既有天灾也有当时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

而当时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大部分的老百姓刚刚遭受了战争洗礼之后,人们都从那种战争的状态当中脱离出来。本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想法,先开始的是维持生存。而当时的政策也是为了团结整个国家的力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