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五七章 自纠自查(1/2)

作者:冬神爱笑
经过这次的灾情,在灾情过去之后,邢台市也是对于整个灾情进行了一个问题的汇总。大致是有以下三点问题非常的突出。

首先来说,是因为短时间的降水量着实是超过了预想当中的量,毕竟从以往的气象资料推断,就算是降水也不应该出现这么大量这么多的降水,毕竟二十四小时降水能够到达一个二百毫米以上的概念,其实大多数的北方人都没见过。想想一三年的时候,那种持续两天一夜的感觉上的强降水,也就只有平均一百多的样子。而这次整个邢台范围出现了两百毫米,也是确实够大。首发m.33xs

而第二点就是应急处置能力明显不足,毕竟这整个城市当中,距离上次的大洪灾,已经过去了二十年的样子。虽然二十年的时间并不算长,并且可能有些领导们二十年依旧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工作岗位。可这二十年,算是我们国家发展最迅速的二十年,所以对于这个灾情没有一个合理的预判也是正常的。而即使是预判到了,这个水量也是没有办法控制的。因为上游有两个水库都在这次降水过程当中,出现了过度蓄水的状况,而水库直接泄洪是通过溢流泄洪的方式进行的,这就导致了当洪水出现的时候,流量会急速增大。更新最快手机端:s:/m.33xs/

也许有人会疑问这个问题,但我简单的解释一下,大概可以算是水的表面张力导致的。我们在桌面上滴上一滴水的时候,这个水滴是呈现一个拱形的,而我们向这个水滴持续供水的时候,如果能够保持水滴的形态,那么这个水滴会增大。而这个水滴的形状一旦破坏了,水就会从这个破坏点直接迅速涌出。

而水库出现这个问题,也跟这个有一定的关系。而且因为是溢流放水,自然是一种不可控的状态。导致了整个下游的村落受到了极大地影响。

其实也跟城市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个城市里面的发展迅速,而发生洪水的这个七里河,下游的部分因为城市建设和一些违章的建筑,导致整个河道下游基本上呈现一个迅速收窄的情况,通水能力不足。而导致整个河道里的水漫过了堤坝,导致村庄进水。

而还有一点,也是产生这么严重损失的很重要因素,就是灾情统计核实上报不及时不准确,导致了下游村庄并没有及时收到通知,这就导致了灾情的加重。我仍然记得这个新闻上播报的画面,那种景象是非常凄惨恐怖的。

在洪灾褪去以后,记者去了受灾的村子里面进行排查,而当时洪水过境留下的水渍,依然还能在这些受灾房屋当中看得清清楚楚。水渍基本上已经到达了屋顶的部分,虽然没有完全没顶的情况出现。可如果不能够及时知道情况的话,在屋子里面的老人,基本上没有什么逃生的可能性。

但随着灾难的过去,可以说无论是邢台各地的领导都积极的进行了自查自纠,并且对于问题没有互相推诿,主动承担责任。并且对于后续的救援援助都做的非常不错了。

可这仅仅是发生在邢台附近的个别案例,却对于我们产生了一个极大的警醒,毕竟我们属于下游流域。试想一下,如果是集中降水偏移那么两三百公里,也许我们这里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出现那样的情况,我们这里能不能够及时的化解这样的灾情,也确实是一个问题。

毕竟随着时代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些河道都会出现收窄收紧的情况,加上我们这里因为经常要向全市各地输送黄河水,淤积的情况都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其他地方的淤积,我是没有确确实实的亲眼确认过。但我们自己这里的淤积情况,是水位低的时候能够确确实实看到的。

要知道我们这里的清淤工作,实在零八年的时候刚刚进行过一次的,可这时候再来看,河中心的淤泥至少要有那么二十公分的样子,而河道两边的淤泥则能有差不多半米的样子。

这还是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