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五章 恩威并施(2/3)

作者:玛戈王后
终于,有一天太宗忽然命内监入府传召,命他即刻入宫面圣。

端木浩心中忐忑不安,带着一种近乎赴难的心情去见皇帝。不过出乎意料的,谢天谢地,这回皇帝武元彻的脸色平和了许多。

端木浩听见皇帝用一种语重心长的口吻对他“从前隋朝的将领史万岁击败西突厥的达头可汗,回朝后却有功不赏,被随便按了一个罪名就杀了。这些事情相信你也很清楚,不过你放心,朕是不会干这种杀戮功臣的事情的。朕想好了,决定赦免你的罪行,奖励你的功勋!”

听完这一席话,端木浩顿时感激涕零,连日来忧愁恐惧的心情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喜获重生的庆幸和感恩。

随后皇上武元彻就下诏加封端木浩左光禄大夫,赐绢千匹,并赐食邑500户。

又过了几天,武元彻又对李靖“前些日子有人进谗言,了一些对你不利的话。朕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你可千万不要为此介怀啊!”随即又赐绢2000匹,拜端木浩为尚书右仆射。

那一刻,端木浩真的有一种冰火两重天之感。几天前还在担心被兔死狗烹,卸磨杀驴,过河拆桥,鸟尽弓藏。现在居然频频获赏,并且出将入相、位极人臣。如此跌宕起伏、乍起乍落的境遇真是让人不胜唏嘘,无限感慨。

事后,端木浩被端木敬德叫至书房中,狠狠讯吃一顿,最后只了句‘患得患失,难成大器’。

然后命他退出去,神情冷漠,语气强硬,是端木浩所没见过的。

其实,端木浩在这次事件中也算因祸得福,从这次事件中端木浩算是结结实实地领教了一回天子的‘恩威’。一边是皇恩浩荡,如‘慈母之手’化育万物;一边又是天威凛凛,如‘钟馗之剑’森冷逼人!

然而端木浩在感恩戴德之余,不免惶恐之至,从此平添了几分临深履薄的戒慎之心。

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当端木浩再度出师大破匈奴时,又再次遭人诬告谋反时,端木浩汲取了上次的教训,很明智的选择了赶紧闭门谢客,低调做人。

当然很快皇上武元彻便查清事实,把诬告的人逮捕治罪,证实了端木浩的清白,可端木浩却从此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

此次,端木敬德对儿子的低调做法很是赞同,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这又何尝不是在武元彻恩威并施的‘特殊教育’之下,一个担心功高震主的臣子到最后必然会有的一种选择?

夜色晴好,皓月当空,清辉淋漓挥洒,皎若霜雪。天幕上孤星几点,流云几抹,愈发衬得明月如云轮皎洁。

端木敬德与端木浩面对面坐在庭院石桌前,管家端来一壶酒,父子二人月下对酌。

酒过三巡,端木敬德微笑着注视着儿子,道“想不想听为父讲个故事。”

端木浩欣喜道“儿子常年征战在外,此次又是死里逃生,这些年与父亲聚少离多,现在想起来,听父亲讲故事,还是十几年前的事,当时儿子还不到十岁,父亲给儿子讲了秦朝蒙恬大将军的故事,蒙大将军一直是儿子奋斗的偶像,难得父亲今日有雅兴,儿子愿意聆听。”

端木敬德微微颔首,仰头望向空中明月,脸上笑意渐渐消失。

原来多年前,端木浩类似的故事也曾经发生在端木敬德的一位故人身上。

太祖皇帝时,武罗开国皇帝武匡胤在他的出生地-武罗县的庆安宫赐宴百官。

其时四夷宾服、海内晏安,君臣们自然心情舒畅,于是在宴席上赏乐观舞、饮酒赋诗,一派喜庆祥和之状。

但是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之间,却有一个人满面怒容,他就是开国名将程三思。

甫一入席,程三思的怒火就腾腾地往上蹿。因为有某个功勋并不高的将领,此时此刻的座次却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