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4章 正确的选择?(2/3)

作者:羊高马大
第一次踢这种僵持到最后一分钟的比赛,许浩峰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常规比赛时间结束,补时5分钟内。

看到大屏幕上鲜艳的补时时间,许浩峰稍微松了一口气,5分钟,这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如果真能把握住机会,玩全可以改变比分。

但如果控制不住局势,或者把握不住机会,再给十分钟也没用。

我们倒是控制住了局势,一直在打半场围攻,但围而不射有什么用?

怎么样才能拿下这场比赛?

继续无脑传中?

还是尝试突破后的传中和射门?

又或者把球权交给队友?

许浩峰的大脑极速运转,把他重生之前看到过的伟大的比赛以及有印象的绝杀在脑海中过了一遍,企图从那些比赛中寻找到破局的办法。

然而转了一圈最后却发现,几乎所有的绝杀都是球星个人能力的展示,不管是射门还是助攻,都需要极强的个人能力和出色的心理状态,以及那种永不放弃的精气神儿。

冷静,得先冷静下来。

嗯,记得“禁区灵狐”有讲过类似的案例,要诀是什么来着?

想起来了,就是先冷静下来,仔细观察队友和对手的状态,从这里寻找机会。

“禁区灵狐”还说越是这样的紧要关头,其实越容易找到机会,因为对手也是人,也一样会紧张,会疲惫,会走神,在比分紧咬而比赛临近结束的时候,对手犯错的概率其实更高,只要能找到对手阵中犯错的那个人,就有机会制造绝杀。

那么,此时的比勒菲尔德,谁才是容易犯错的那个?

许浩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一边跑位一遍观察禁区内对手和队友的情况。

怎么才算是容易犯错的状态?

怎么看起来一个个都还是一副生龙活虎的模样呢?

是对手真的状态很好?还是我的观察能力不够仔细?

第92分钟,皮球运转到左边路,左边后卫施皮切尔助攻到进球前沿,45°位置传球高吊禁区找顶在禁区内的迈尔。

然而迈尔身边足足围了三个比勒菲尔德的防守球员,而且全是身高最高的中后卫,加布里埃尔、韦斯特曼、舒勒三个中后卫的身高虽然没有迈尔那么高,但平均身高也有190,而且这三个中后卫还都比迈尔更加壮实,力量更大,对抗更好。

所以被这样三个中后卫团团围住之后,并不怎么喜欢对抗的迈尔连跳都跳不起来,甚至没办法移动,除非皮球能准确舒服的传到他头顶,否则根本没机会完成头球射门。

所以施皮切尔的传中球仅仅是高了几厘米,但完全无法起跳的迈尔却只能眼睁睁的看这皮球从自己的头顶飞过去。

不但如此,皮球被比勒菲尔德边后卫库塞拉解围,落到前锋维赫尼亚雷克脚下,这位本赛季才进了7个球的比勒菲尔德中锋大喜过望,带球就往法兰克福的半场冲过去。

这个时候的法兰克福全员进攻,后场只留了一个中后卫瓦索斯基。

看到这一幕,许浩峰大惊失色,转身就往回追去,这个时候可以不进球,但绝对不能再丢球,拿1分总比拿0分要好。

所以他完全不管队友们在什么位置,冲着维赫尼亚雷克追过去,当他冲起来之后,眼里和脑子里只有穿着蓝白色球衣的比勒菲尔德中锋,耳朵里更是只有“呼呼”的风声,他甚至能感受到冲刺时鼓荡起的球衣带来的阻力。

但他还是满脑子的加速。

快点,再快点!

快追上了。

就差二十米。

十五米了。

十米。

尽了。

干的漂亮瓦索斯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