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徐陆兵的事以后,陈兆军显得有点郁郁寡欢的,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来,可是在那个年月,处于那样一个环境下,你能让陈兆军怎么办?等着改革开放的春吹进自己的家门?还是等着深、沪两市开市?虽然陈兆军不懂什么技术,但是一些历史事件还是清楚的,最起码他知道,中国最早买股票的人都发财了。美国要和伊拉克干起来了,苏联马上就要解体了。想到这陈兆军一下愣了起来。就是啊,苏联解体的时候可是个发财的好机会,恨不得能给口饱饭吃就能骗回来一个航天科家。还有油田什么的,这要是能搞来,自己可就没算白活一次了。陈兆军这会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安逸的日子过久了,想到点什么搞点什么,即好玩又满足了虚荣心,搞得他都不知道该干点什么了。现在想一想,陈伟雄那巴掌倒是让陈兆军清醒了起来。
突然之间,陈兆军觉得自己的钱太少了,该干能干的事太多了。可是凭着自己现在这个身份和年龄,陈兆军还真没有什么好主意。实在不行就走一步算一步吧。为什么无奈的事总是那么多?陈兆军这段时间的心情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郁闷……
陈兆军烦起来了没处发泄,就拼命看书,老老实实的当了一段时间的读书人。还好这一段时间的书和资料已经开始渐渐的丰富了起来。也就在这个时候,他所在的g省这个时候出了件新鲜事。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正式建交。周/恩/来总理和日本国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宣布自该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今年正好是两国建交十周年,开后没多久,一个日本友好访华团就到了g省gz市。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访问后,他们发现两国有必要在教育领域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也就是留了。但是考虑到双方存在交流障碍和彼此认知度的问题,也为了加强两个城市间的友谊,觉得可以试着从明年毕业的生中选择一些自理能力强,成绩好的生先进入日本国的高中习(主要是日语),来年的时候统一参加日本的大考试或者直接保送进入日本大习。
当时负责接待访华团的g省省那个气。他就不信,这么大个g省,虽然人数是比整个日本国少一点,可是选几个品兼优的生出来还是没有问题的。有一年的时间,要是还用得着让日本人保送,那也太丢脸了。至于说到中国生的自理能力,这就更用不着日本人操心了。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时那么大的中国孩子,那个不是家里兄弟姐妹好几个?平时不要说照顾自己,许多都已经扛起了照顾家庭的担子了。可是这些话他不能说呀,国家是有政策的,毕竟日本国是我们正式建交的国家。不管你心里怎么不舒服,外交上的尺度还是要把握的。当年我们的周总理就说过:外交无小事。要不是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中国也不可能有现在在联合国的地位。省只能客客气气的表示感谢,反正政治家最不缺少的就是外交辞令。可是等日本访华团走了以后,省再也忍不住了。凭什么?一个战败国居然用施舍的口吻跟他说这些,就这么他还得忍着。日本友好访华团的人不知道,他们走了以后,g省省委会议厅的杯子整个换了一茬。要不是担心太难看掉价,后勤处的都恨不得给换上铁杯子了。
日本友好访华团走后的第二天,g省教育厅厅就被叫到了省办公室。整整一个上午,厅都没有出来过,不但如此,厅进去没多久,连省委书记都进去了。这可是很少见的事。反正秘书处的人印象中没见过。这事不管是当初还是现在都是挺忌讳的事……
“你一定要想办法给我安排好了。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句话,我们g省不能让人太小看了!”这是省送教育厅出门的时候说的最后一句话。
“甘厅,省交待的事你要当成一件政治任务来完成!为国家培养人才就是头等大事!”省委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