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8节喜忧参半公孙胜(2/3)

作者:
的管理,有沧赵提供的不要工钱管吃住就行的会计负责客观公正管账,利益分配公平合理。有官府人在此是负责客栈安全,客人不必担心,公门人绝不会刁难敲诈你,只要不在此搞事犯法,人家不会理睬你。公孙胜意识到,这些客栈的出现只怕针对的正是兴盛起来的贩马行业。官民合办?经营宗旨:只管赚钱,不管马匹流向?这就有意思了。这种客栈的出现实际上是赵公廉的意思。为的是方便大型商团和马贩子,鼓励更多人参与贩马,同时活跃地方经济,增加地方收入。边境地区因安全和负担问题,经济落后,百姓生活危险而困苦,民间有钱人也少,官府缺钱,军队也没钱。哪一方想自己搞起来这么大的客栈连锁店也没那可能。为了建立和运营这些客栈,赵公廉搞军民集资形式,合起各方的零散财力人力搞了起来。在信安军辖区和蓟州也是如此布置,并得到了当地官与民的热情响应支持与配合。民间有钱赚。有活干。军队也得到了利益,有能力养搞到的战马,支撑起赵公廉提出的强军计划。如此皆大欢喜。赵公廉统管的四个军区。军民如何能不欢迎这策略?公孙胜诧异:赵公廉想必也很清楚战马大多流入了反贼手中,他如此明目张胆地大搞战马输入,却让反贼得利,就不怕被朝廷追责惩罚?沧赵家在朝廷的仇家和政敌可是不少,而且多是重权人物,未必真怕得罪赵公廉。奇怪的是,又为何没听官员拿此把柄向皇帝重重参奏赵公廉的罪责?转念又一想。公孙胜就明白了。若有人参奏,赵公廉只两句话就对付了。一,为何xx地有如此大规模的反贼?二。反贼既然如此猖獗,为何至今没被剿灭?有反贼,那是当地官员有问题。朝廷重臣们选这样的祸害官员执政一方,并且祸害官至今没被罢免惩罚。是朝中相关重臣失职甚至无能。反贼不灭。而且越闹越大危急江山社稷,只能证明重臣们治国无能,尸位素餐,不配坐那个位子,而且对官家不忠,对万民有害,对大宋犯有重罪,应该受到重罚。你们别搞出大规模反贼。搞出了,别让他们壮大存在。那马还能流入反贼之手?所以。不是马的问题,是反贼的问题,也就是你们这些无能官员的责任,不是我沧北军的责任。大宋缺马。本官能搞进来,难道无功反是过?参奏我?蠢货,扯蛋。老蔡京把反贼迭起天下动荡,对皇帝蒙得死死的,就怕皇帝认为他治国无能老不堪用撤了他的相位。其他奸贼哪个不是人精?有谁会用这种经不起推敲的把柄弄不倒赵公廉,反而惹火烧身?所以没人在马政上参赵公廉。赵公廉也不怕参。公孙胜想透彻了,不禁赞叹:沧赵家总能把违背官场惯例潜规则这种胆大妄为的事干的理直气壮,总能捏住毒蛇七寸,用国家利益和大义道德至高,在本是奸贼们最擅长卖弄的这手上,轰隆隆碾压的官场对手无话可,无法可治。无论是赵公廉的施政,还是赵岳的胡闹,无不是如此。这家人把大宋皇帝的弱摸得通透,把官场斗争玩得通透,身为区区地方官,仅仅兄弟俩,捏住的却是整个大宋官场,令人怎能不惊叹佩服?和这种神一样的人家做对手,那真是太恐怖了。但愿我二龙山永远别和沧赵碰撞争斗。赵公廉的位子坐得稳。沧北马政不会改变。公孙胜对此行更多了分信心。他把货车和千人骑手随行人员分为三队,由他、李忠、周通分别带队,路上各住客栈,看似不是一家,避免引起怀疑和一路麻烦。进入沧北起,一切异常顺利。不搞事,就没人在乎你这么多好汉子是不是一伙的。在清州客栈得到更完善的接待,公孙胜下令在此停留几天,稍事休息。李忠、周通借出去打探情况的机会联络了侯府人员,很快见到了掌管北方情报网的神机军师朱武。三人在外面一家酒店秘谈后,李忠和周通化妆进入侯府,如愿以偿见到了传的侯爷……等他们精神抖擞返回,二龙山商团队伍中就多了几个精通在辽国贸易的清州通译肩客。第一次走货弄马,公孙胜心里没底,让周通带队留守,他和李忠带着二百多随行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