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八十回 锦囊妙计(2/3)

作者:疏桐雨
不了一世,往后是生是死,就须全看这迎龙山庄庄主的意思了。如此,群雄又哪里敢再去质疑赵承宗?

当然,赵承宗这样做,也是故意要做给另一个人看的。

各派首领被打上纵容逆贼罪名后,除了各自所属门人看不过去外,还有一个人定会出手相救,这个人就是元宗谅了。那日元宗谅在丹霞峰大战中故意推出花玲珑来引花冷纤现身,得逞后又故意杀死前者以陷害赵承宗,为的就是彻底将赵承宗拉下马来。但人算不如天算,杨湛并未杀死赵承宗,而赵让梨带来的援军又将他从死亡边缘解救回来。

赵承宗不死,那元宗谅就必定不能好活,这个道理二人心中都十分的明白。只是元宗谅向来是一个擅长发现机遇之人,也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他得知赵承宗被救后不仅放弃返回拜剑山庄,还悄悄潜伏在了临安城。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或许就是这样的。

赵承宗虽不知元宗谅就在临安城,但必定知道他迟早会来此。因为赵承宗曾故意大张旗鼓的说要去拜剑山庄找元宗谅报仇雪恨,便等于是将自己行踪暴露出来。而这一切一定会被拜剑山庄安插的眼线发觉,知己知彼的元宗谅自然可以安安心心的留在临安静观其变了。

只是元宗谅这一留下就发现各派首领忽然成了朝廷逮捕的对象,在他看来这分明就是赵承宗经过丹霞峰一役后不再相信这些人而故意搞的鬼。无论赵承宗是否真的有心除掉他认为有异心的人,这些首领想必都早已胆寒着惶惶不可终日了。当一个人深处险境之时,什么仁义道德、礼义廉耻都将抛诸脑后,求生之本能才是第一位。而此时如能助其解危,这些人势必感恩戴德永生难忘,却不正是收买人心的最好时机?

但元宗谅想的可不仅仅是收买人心那么简单,他想要的还是趁着赵承宗北去拜剑山庄之时,彻底的将群雄收为己有。至于方法,那就是让尽忠堂改头换面成为完全听他指挥的人马。

元宗谅能这么做,完全是他在朝中也有非常庞大的势力,尤其是朝中许多将军,都是他父亲的旧日部属,否则身为朝廷重犯的他岂能自由出入江湖数十年?而更为重要的是,金国完颜亮此时已调集大军准备南征,朝廷也需要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来保卫边疆。

元宗谅于是让这些旧部将领在朝堂上极尽渲染此次边关之危,而经历了多年太平的赵高听罢自是胆战心惊,连连求问解危之策。如此,这些武将们便将作战部署纷纷呈上,并一再当众立下军令状。赵高向来对战事无甚信心,但完颜亮此次倾巢来袭却又让他不得不战,再三犹豫下,他终于还是答应了武力退敌的计策。

得到赵高首肯的武将们于是提出需要一支武功高强的队伍作为奇兵支援,赵高不懂行军作战之道,便他们说什么就答应什么了。如此,武将们不仅提出要尽忠堂的人马全数配合他们的行军计划,还以赵承宗新近受了重伤为由,专门推荐了拜剑山庄庄主元宗谅担任尽忠堂总堂主。

郭图等人岂肯让元宗谅顶替的赵承宗?但武将们却以战事紧急为由纷纷逼谏,赵高心里焦急慌乱,便以“只要能保大宋平安,全凭将军调度安排”说辞一一答应下来。

但得偿所愿的元宗谅却忽然开心不起来,因为他心里一直愤恨,愤恨自己容貌惧毁,不能再入朝拜谢圣恩。

元宗谅于是带着武将们求来的圣旨直奔迎龙山庄,待宣完旨后,群雄皆是长舒了一口气。但大难不死,他们却又轻松不起来,因为圣旨上分明说明要元宗谅担任尽忠堂的总堂主,在此国家危急之际,天下武林人士皆要听他安排指挥。

当然,最紧张的人还是卜算子了,在他看来元宗谅今日将尽忠堂收为己有之举,等于是给赵承宗来了个釜底抽薪,而赵承宗对此并不知情,甚至还千里迢迢的要去拜剑山庄扑个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