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章 老同事 新领导 一(1/3)

作者:铿锵三饼
“师傅,老厂长要退休。你听说了吗?”

韩国钧刚刚上班,他工厂中的徒弟王顺义颠颠地跑过来低声对他说。

“老厂长还有三四年才到退休年龄,怎么提前了?”

“据说是贪污公款,被别人举报。查出来的钱不多,考虑到他为工厂的发展,费尽一辈子心血,让他返款后,‘全身而退’,提前退休。”王顺义尽量压低音量,但说话声音还是不小。

“被谁举报的?”

“这个不清楚,听说是举报信匿名举报,但内容属实。一定是‘内鬼’干的。”王顺义一脸不屑。

韩国钧所在工厂叫曙光化工厂,属于省化工集团下设的国营工厂。老厂长是王海洋。被叫做老厂长,一是因为年纪大,另外是他在工厂工作时间长,厂长就当了将近二十年。韩国钧大学毕业,是老厂长将他招进工厂的。工厂规模比较小,在他大学毕业的上世纪一九九九年,韩国钧还曾考虑过是否来这个工厂上班。老厂长的一番话,让他消除顾虑。

老厂长对他讲:“虽说你是本科毕业,可能瞧不上我们这种上百人的国营小厂。可有件事你要想明白,据我所知,你是孤身一人留在省城,没有什么亲属与裙带关系。你要是去大工厂或政府机关,那里有着太多的纵向、横向私人关系。有时候,你将会稀里糊涂地不知道影响了谁的利益,不知不觉地受排挤。还不如来我们这个小工厂,厂里关系简单,靠技术吃饭,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事情。另外,来我们工厂,你是我们厂少有的高学历毕业生,将来分房子、涨工资,你有着大学本科的硬件,会被优先考虑。当然,大工厂与政府机关的发展空间更大,来我们工厂,最高只能像我这样坐到厂长位置。希望你仔细权衡利弊。”

来到化工厂,果如老厂长所说,靠着技术,韩国钧已是厂里的总工程师,除了厂长等有限三两人,他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来工厂工作的第三年,韩国钧分配到一套住房,虽说面积不大,只有三十平方米左右,但已在城市有了立足之地。对于老厂长,韩国钧已不能用简单的感激二字表达。

听到老厂长有难,韩国钧三步并做两步,小跑到厂长办公室,室内人影皆无。厂办的小吴告诉他,今天一早,老厂长收拾东西后离开了。

“韩工,集团来人召集全体会议,地点在会议室”。刚接到通知,小吴跑来对韩国钧说。

会议室偏居工厂一隅,是一个老旧的厂房内摆放几排椅子。工厂平时开会少,专业的会议室用不上。

韩国钧步入会议室时,厂里的人已经到了大半。与每次开会前工人们交头接耳、有说有笑不同,今天的会议室鸦雀无声,气氛压得人心里烦躁不安。坐着的几十号人,都将目光盯向简易的主席台。

主席台上,仅有的两个座位都坐了人。一个是集团的规划处长葛玉。另外一个,竟然是本厂厂办主任王栋梁。

按理说,厂长退休后,上面集团因公来人,应由两位副厂长接待。副厂长没在,还有总工程师与工会主席。王栋梁在工厂只能排名七八位。他算哪棵葱?竟然坐上主席台。众人的目光纷纷传递着疑问、不解。

“咳。我看来的人也差不多了,剩下的人我们就不等了。会后有不知道情况的,大家互相传达。”冲着话筒咳嗽一声后,葛玉开始讲话。

“最近,我们厂发生了一些事情。我相信,大家都有耳闻。我今天来,首先就是要说明这件事情。集团纪检部门,根据举报,查清了以下事实。一、前厂长王海洋同志,在工厂私自报销个人医药费用四千五百余元。二、王海洋同志,在未向上级集团请示的情况下,停发两名同志的工资及各种津贴。这两名同志,是犯了错误,应该处罚。但在没有履行正常手续的情况下,王海洋同志采取先斩后奏的办事方法,是错误的。特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