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42 (400收藏加更)(2/2)

作者:
在前一世时,赵清茹高中时理科成绩比文科成绩好。只不过重生了一回,记忆倒是比前一世更好了。不说过目不忘这么夸张,多看几遍也能将大部分内容记得清清楚楚的。如此天赋,若是不选文科岂不浪费?事实上,同一时间,赵清山跟田学家也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开始埋头苦读。收割好晚稻,上交完了任务粮后,差不多也十一月份了,这天是一天比一天冷。当然,比起北方,尤其东三省那边,动不动零下二三十度,出门撒尿都能冻成冰棍,地处南方的沈家洼村这温度好歹保持在零上。问题北方冬天有暖气,烧暖炕,屋子里只要煤炭柴火充沛,其实也冷不到哪里去。而且北方的冷属于干冷,室内室外温差大,完全是两个世界。南方过冬可就没那么舒服了。那种阴冷是冷到骨子里,主要也是因为环境潮湿,衣物都带着潮气。赵清山不愧是个好哥哥,已在沈家洼村过了两个冬天的他,早早地便准备好了大量过冬需要的干柴,还特意给赵清茹打了个全铜的火炉。火炉中间有个小隔层,用来烤番薯土豆或者煮开水。一端连着跟长长的铜管子,直通屋外,用来排放多余的二氧化碳跟一氧化碳。铜管子上可以用来烘干暖和衣物。忙完了秋收,到了冬季,整个沈家洼村基本也开始猫冬了。考虑到天寒地冻,加上也不需要出工,赵清茹跟吕迎春每天只有午饭跟晚饭跟赵清山田学家一道吃,早餐则是前一晚提前准备好,早上起来后用火炉简单地热一下。冬天属于农闲时节,在沈家洼村绝大多数人家一天也就只吃两顿,甚至不宽裕时只吃一顿。这么做,自然是为了节约粮食,以免抗不到下一次分粮。所以像赵清茹兄妹这样,还坚持一天吃三餐,伙食还相当不错,真的挺招人侧目,甚至羡慕嫉妒恨的。**.1...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