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六章 被崇拜了(1/2)

作者:蝴蝶蓝
一**五年的年中时分,不论是在晚清王朝开放的前沿阵地魔都,还是这个王朝的首脑中枢帝都,举凡是人流汇聚之所,不论是高端大气小二利索的茶馆,还是路边挑担老叟的路边摊,茶客食客们品着不同的茶水小吃,口中谈论着的,却是相同的一个词:《大国崛起》。

有那初次听到的路人甲问起这是啥,旁人莫不是一副你out的表情,有那热心的,便唾沫横飞的甩起了大嘴巴子,一五一十的说起了番邦事迹,等到这人缺文少字的,从那带牙的葡萄一直说到那一手攥住两头不冒的小鬼子,直如掌上观纹般清晰无二。

等到路人甲抱拳作揖,两眼放光的冲着热心人恭维时,旁人才直接拿出张报纸,拍在了他的面前,指着上面的标题说道:“我说,大兄弟,你莫往他脸上抹金,这小子识字不到二十,更是八棍子抡不出个屁来的德行,这些,都是他从《大国崛起》上听来的!”

《大国崛起》,原本是魔都兴业公司开印刊发,只要是识字者就可以签名领取,由于完全是一副免费大派送的架势,很快就吸引了魔都周边几十公里方圆内的文人士子,后面更是把在帝都参加完会试的举子们给吸引了过来。

等这批人带着还散发着墨香的《大国崛起》回到帝都,茶馆里面的说书人也都赶快换了题材,开始研究起没牙的葡萄来…

一石激起三层浪,《大国崛起》火了,就如同两个巨大的石块投入了井中,荡起的涟漪以几何方式向外扩张散播着,同时火起来的,还有兴业公司和沈恪。

沈恪,自称祖上在元初就逃离华夏故国,颠沛流利在异国他乡,经过几百年的起起伏伏,最终在其父辈仙去后,了然一身的他,秉承着落叶归根的父辈遗训,得以回到了此时的华夏故土——大清。

假如在沈恪回到大清之初就这么宣扬,肯定会引起清廷政府的高度关照,你这么个石头里蹦出来的孙猴子,要啥没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

可随着《大国崛起》的出现,这一切都不再成为问题,只从这书里面各个详实的数据和确切的年份,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考证出来的。想象着清初时期修的《明史》就可以看出,这种总结了一个大国兴衰史的资料,根本就不是个人能够整出来的。更何况,凭借一人之力,能够整理出七大强国和小矮子的兴衰史,你还是赶快洗洗睡吧!

一场战争,宣告着举国上下糅合了几十年心血的洋务派,随着沉默的北洋舰队化作了镜中花水中月,被以前自己看不起的小矮子狠狠抽了一巴掌,绝大多数的人都被这巴掌抽蒙了,甚至抽的魂飞魄散成了行尸走肉,割地赔款的耻辱条约传来,就如一针鸡血打进了年轻人的身体里,为数不多的有识之士们,满腔愤慨无处发泄,疯狂的寻求着这个国家未来的道路。

仿佛上苍听到了他们的心声,《大国崛起》凭空而出,一篇又一篇详实到年月的历史画卷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海洋时代的葡萄牙西班牙,小国大业海上马车夫荷兰,走向现代的大英帝国,工业先声的日不落帝国,激情岁月的法兰西,帝国春秋的德意志,直至最后被美利坚用黑船胁迫开国的小日本,照搬了德意志帝国的教育制度后,一跃而成为了大国中的一员!

上海滩的兴业公司内,沈恪在明亮的会议室里面,用手中的教杆打重重的敲打着黑板:“德意志帝国虽然姗姗来迟,但是其第一次在世界上亮相,就令全世界的文明国家大吃一惊。因为它在人口总量、国民生产总值、钢铁产量、煤炭产量以及铁路线里程等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法国,在欧洲仅次于称霸了一个世纪之久的大英帝国。德意志从濒临亡国的绝境发展成一个令人瞩目的强国,采取了种种的措施,这些措施当中,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它高度地重视对国民素质的培养,并以此作为它国家振兴的基础。击败了法国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