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七章 亡国之音(1/2)

作者:血徒
据传康朝后主生活奢侈,不问政事,且喜爱艳词每日只在宫中与嫔妃近臣游宴,他在后庭摆宴时,必唤上一些舞弄墨的近臣,与贵妃及宫女然后让臣作词,选其中特别艳丽的句子配曲,一组组分配给宫女,一轮轮地演唱,《玉树后庭花》便是出自于此

这《玉树后庭花》乃是亡国之音,只是过于安逸的商女哪会顾及到此,杭州的才子小姐也是生在逍遥安逸的杭州,不会记起这首曲子乃是康朝后主的亡国曲,可他们听到赵子那首夜泊西湖的那首诗时,才想到这乃是亡国之音

荆国虽还未亡国,可却被匈奴打的节节败退,朝廷动乱不堪,官员是臣居多,武将少之又少,若是如此以往的继续下去,荆国也将会步入康国的后尘

商女与才子小姐虽不是什么爱国将士,可还是属于荆国之人,亡国之恨他们心中还是能体会到那痛苦铭心的感受,他们每日只知吟诗作对,弹琴唱曲,听到赵子那首名诗后,都是羞愧的低下头

这首诗不仅将夜晚时西湖的夜色描写的绘声绘色,又是将诗中凄迷的景色与淡淡的哀愁,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西湖一隅,寄托如此深沉的兴亡感,亡国之恨又是让人为之黯然与警醒

“公子,你的才真是无人能够比肩,”众位才子都是躬身向赵子抱拳,他们佩服赵子惊人的才,不过钦佩他那颗忧国之心

康朝后主在将亡国之时,还是沉迷于美色之中,他将京都迁移到盛产美女的江南杭州,在杭州的日子,他依旧与贵妃欢娱,寄情于江南的山水之中,而最常去的地方乃是钱塘江,因为康朝后主与他的妃子最喜欢的便是钱塘江涨潮,不过巧的是,当康朝灭亡之时,康朝后主便是在钱塘江上跳江而亡

站在西湖的城隍阁上便能看到远处的钱塘江,而赵子的目光始终注视着城隍阁,众人看到赵子的目光所注,方才体会到那最后一句的妙处,“隔江犹唱后庭花”以城隍阁为中心,隔江便是指的西湖,那一句是完全表达出画舫内商女所唱的亡国之音,才子们是激动道:“好一句隔江犹唱后庭花我们绝不能让荆国铺康朝的后尘——亡于“钱塘潮”

而张汝舟白净的脸庞却一阵青一阵白,死死的握住拳头,他刚才那首赞美歌女的诗,如今这书童念道这首忧国诗,将他绝妙的诗一下子就变成一首反诗的味道,这让他气的都要吐血,心中是感到颜面尽失,都觉没脸继续呆在这里

林梦菲也是羞愧的无地自容,刚才她就在众人耳边唱着亡国之音,如同叫人反叛一般,她又惊又羞的低下头,眼神闪躲,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她此时感觉从来都没有如此狼狈过

赵子观察到林梦菲的神情时,惊的嘴巴张的大大的,因为——林梦菲哭了

这小妞不会就是因为一首辱骂她的诗而哭?赵子中又是摇摇头,这林梦菲心智成熟,怎会为主个丁点大的小事而哭,除非这林梦菲的自尊心极强,强大到我都难以估计,又或者是林梦菲有深刻的亡国之恨可荆国还未亡,她往哪恨去?

“大哥,以后你教我诗词,好不好?”李才女美眸之中闪烁着盈盈目光,喃喃道

“咳咳”李大才女让我教诗词?赵子吓的轻咳两声,他所念这首诗,只是将秦淮二字改成西湖,依靠着天时地利,今夜西湖的夜景如同诗句般所描述,他也是机缘巧合而已,他讪讪笑道:“安儿,你的才哪能用我来教,你教我还差不多”

李才女俏脸一红,心中却是十分害怕,女子无才便是德,若是才比大哥还高,那还了得,李才女连忙摆手道:“大哥仅凭这首诗便能闻名于世,我岂敢与大哥攀比”

李才女也会拍马屁?赵子听的却十分舒爽,这夏萍却是站不住,扭着他腰上的肉道:“你也要教我?”

教就教嘛,用的着动粗吗?赵子都怀疑这丫头是不是有暴力倾向,不过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