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章 制度后的秘密(1)(2/4)

作者:当年明月
我晚来一步啊。

如果你这样说了,大家就会怀疑你是来砸场子的,你祭拜的是官员,怎么能用庶民的说法呢?

正确的方法是这样的,进到灵堂,先去问家属:您家老爷前居何职?

家属回答:我家老爷原是兵部武选司郎中。

这时心里就有底了,这是个五品官,该用“卒”。

那就拜吧。

别忙,还要再问一句:您家老爷可有世袭爵位?

家属回答:我家老爷袭伯爵位。

再去神位前,跪地大哭:某某兄,你怎么就薨了啊,兄弟我晚来一步啊。

大功告成。

其实称呼上的规定前朝也有,但并没有认真执行过,而在洪武年间,如果违反这些制度规定,是会有大麻烦的。除了称呼外,当时的老百姓也被分成了几个种类。

职业分配制度

当时的人按职业可大致划分为:民户、军户、匠户。

其中民户包括儒户、医户等,军户包括校尉、力士、弓兵、铺兵等,匠户分为工匠户、厨役户、裁缝户等。

这些户的划分是很严格的,主要是为了用人方便,要打仗就召集军户,要修工程就召集匠户。看上去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其实缺陷很大。

比如你是军户,你的儿子也一定要是军户,那万一没有儿子呢?这个简单,看你的亲戚里有没有男丁,随便拉一个来充数,如果你连亲戚都没有,那也不能算完,总之你一定要找一个人来干军户,拐来骗来上街拉随便你,去哪里找是你自己的事情。

再比如你是匠户中的厨役户,但你说你不懂厨艺,那也不要紧,人去了就行,只要人数对得上就没问题,反正你做的饭我也不吃,谁吃了拉肚子我也不管。

这样的划分是不科学的,不但民户军户这些大户之间不能转,同一户内不同的职业也不能转,万一打仗时要召集弓兵户,偏偏这些人从小没有练过拉弓,那也没办法了,每人给一把弓就上吧。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是不能保证的,又如召集医户,如果召来的都是一些不懂医术的,那可就要出人命了。

这是老百姓,官员们也不轻松,他们衣服穿着和颜色搭配、用料、图案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如违反,是要杀头的。

如朝服冠上的梁数,一品七梁,二品六梁,往下递减,不能多也不能少。这衣服是祭祀典礼要穿的,平时上朝要穿公服,公服的规定也极为复杂,从一品到九品,从文官到武官,衣服颜色不同、花纹不同、花径不同、衣服上的补片也不同。

回家之后也不轻松,不能穿睡衣之类的衣服走来走去,要穿常服;这常服也不能随便穿,不同品级也有规定,如腰带,一品用玉,二品用花犀,以下各不相同。

如果你不小心穿了常服去上朝,或是穿了公服去祭祀,系错了腰带,穿了黄色内衣,只要被人发现,就是严重错误,可能要杀头的。

除了这些制度外,朱元璋还为他的臣民们设定了严格的规定,他贵为天子,却给全国几乎所有的行政机关都分好了工,行政公务、司法裁决、仓储准备、人口统计,甚至连街道清洁都逐一分配到人。

不但如此,他还详细说明工作该怎样去做,相当于今天买电器时附送的说明书,一一列举唯恐不能穷尽。如人口统计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如何进行核查、隐瞒人口的常用手段等等都列明出来。估计要是再详细点,他还会规定清扫街道时怎样使用扫帚、出门时该先迈哪只脚。这样看来,在朱元璋手下干活倒也不累,相信只要不是白痴,能看懂朱元璋配发的说明书,都是能够干好工作的。

此外他还禁止农民进城打工,规定所有老百姓只能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活动,在所有的交通要道上设置了关卡,人们要走出规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