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7章 突围(3)(2/3)

作者:当年明月
,谁都不想吃亏。

所以会议时间很长,讨论来讨论去,大家都想去打凤阳,最后,他们终于在艰苦的斗争中成长起来,领悟了政治的真谛,想出了一个只有绝顶政治家才能想出的绝招——抓阄。

抓到谁就是谁,谁也别争,谁也别抢,自己服气,大家服气。

抓出来的结果,是兵分三路,一路往山西,一路往湖广,一路往凤阳。

但这个结果,是有点儿问题的,因为我查了一下,抓到去凤阳的,恰好是张献忠、高迎祥、李自成。

没话说了。

但凡是没办法了,才抓阄,但有的时候,抓阄都没办法。

真没办法。

抓到好阄的一干人等,向凤阳进发了,几天之后,他们将震惊天下。

在洪承畴眼里,所谓民军,都是群没脑子的白痴,但一位哲人告诉我们,老把别人当白痴的人,自己才是白痴。

检讨

很巧,民军抵达凤阳的时候,是元宵节。

根据惯例,这一天凤阳城内要放花灯,许多人都涌出来看热闹,防守十分松懈。

就这样,数万人在夜色的掩护下,连大门都没开,就大摇大摆地进了凤阳城。

慢着,似乎还漏了点儿什么——大门都没开,怎么能够进去?

答:走进去。

因为凤阳根本就没有城墙。

凤阳所以没有城墙,是因为修了城墙,就会破坏凤阳皇陵的风水。

就这样,连墙都没爬,他们顺利地进入了凤阳,进入了老朱的龙兴地。

接下来的事情,是比较顺理成章的,据史料记载,带军进入凤阳的,是张献忠。

如果是李自成,估计是比较文明的,可是张献忠先生,是很难指望的。

之后的事情,大致介绍一下,守卫凤阳的几千人全军覆没,几万多间民房,连同各衙门单位,全部被毁。

除了这些之外,许多保护单位也被烧得干净,其中最重要的单位,就是朱元璋同志的祖坟。

看好了,不是朱元璋的坟(还在南京),是朱元璋祖宗的坟。

虽说朱五一(希望还记得这名字)同志也是穷苦出身,但张献忠明显缺乏同情心,不但烧了他的坟,还把朱元璋同志的故居(皇觉寺)也给烧了。

此外,张献忠还很有品牌意识,就在朱元璋的祖坟上,树了个旗帜,大书六个大字:“古元真龙皇帝。”

就这样,张献忠在朱元璋的祖坟上逍遥了三天,大吃大喝,然后逍遥而去。

事情闹大了。

从古至今,在骂人的话里,总有这么一句:掘你家祖坟。

但一般来讲,若然不想玩命,真去挖人祖坟的,也没多少。

而皇帝的祖坟,更有点儿讲究,通俗说法叫做龙脉,一旦被人挖断,不但死人受累,活人也受罪,是重点保护对象。

在中国以往的朝代里,除前朝被人断子绝孙外,接班的也不怎么挖人祖坟,毕竟太缺德。

真被人刨了祖坟的,也不是没有,比如民国的孙殿英,当然他是个人行为,图个发财,而且当时清朝也亡了,龙脉还有没有,似乎也难说。

朝代还在,祖坟就被人刨了的,只有明朝。

所以崇祯听到消息后,差点儿晕了过去。

以崇祯的脾气,但凡惹了他的,都没有好下场。崇祯二年,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还没怎么着,他就把兵部尚书给砍了。现在祖坟都被人刨了,那还了得。

但醒过来之后,他却作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作检讨。

请注意,不是让人作检讨,而是自己作检讨。

皇帝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如皇帝犯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