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二十四、神都雷霆 故人造访(3/4)

作者:王安平
下党羽众多、兵多将广,而我们起义队伍良莠不齐、各自为战,以致如今天下义军除了我们之外只剩下泗州与和州两支队伍了。就算我们三家军队全加起来也只有十几万人,哪里能跟妖后手里的百万大军相抗衡呢?虽然我们节节胜利,不断壮大,但和妖后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势单力薄了啊!”

姜广说道:“长史所言甚是!当今天下形势确实不容乐观,原本子轩兄弟的《讨妖后檄》言辞激烈、铿锵有力,天下反响非凡,大有直捣神都之势;可是妖后那边有一个叫什么上官婉儿的,她写出来了一个针锋相对的《讨逆贼书》,然后天下义军就军心涣散、一盘散沙,最后被妖后给分化离间、各个击破了。”

是啊,《讨逆贼书》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怎么会有这样的魔力?正当众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姜广继续讲到:“我认为要想扭转当下局势,必须要找到应对《讨逆贼书》的办法。文中这样写到:

‘今临朝圣则皇帝,励精图治、勤政爱民;知人善任、文武兼通,实乃冠绝古今之女帝,可谓巾帼不让须眉也。圣上即位以来,政通人和、天下清明;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朝堂之上,从善如流;朝野之下,民风淳朴。普天之下,家裕人足;粮草满仓,币绳糜之。是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安居乐业,天下大同。圣上虽孤凤取代蛟龙,却未丝毫逊之其右;陛下虽改朝换代,却未曾忘却太宗之法——“降则抚之,叛则讨之”,致使夷狄远遁,天下太平!

而今天下群贼作乱,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者不计其数,家破人亡者惨不忍睹,此诚危及存亡之秋也!此番生灵涂炭当属阳州逆贼聚众作乱,谋害朝廷命官,戕杀黎民百姓,污蔑陛下之过也!其余兴风作乱之徒乃受妖人蛊惑,不明事理委实可怜,可尽数宽宥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惟有放下兵刃,归为我朝顺民,则一切既往不咎;若迷途知返,助我朝擒拿逆贼有功,便可赏千金、封万户侯;若死不悔改,即便株其九族也不为过也!’”

众人听后无不讶然惊叹,面面相觑却又无可奈何。连最擅长玩弄文字游戏的子轩也一筹莫展:真是一大才女啊,以前历史中就曾说过上官婉儿出身名门,饱读诗书,明达吏事,聪敏异常,如今看来果真名不虚传——她能够避实就虚为妖后正名,然后分化敌人,各个击破;并且恩威并重,赏罚分明,重点来对付我们,这下可真的摊上大事了!这该怎么办呢?莫非就像当年孙刘联合,共抗曹操那样,我们来个三州联合?

想到这里子轩正欲发言,却有军中卫士来报:“启禀主帅,有一文人自称骆宾王,他前来造访一位故人,并且想面见各位英雄豪杰!”

子轩一听“骆宾王”这三个字,吓得差点没叫出来:完了完了,骆宾王,你就大人有大量吧,我只不过提前抄了你的文章,你为了维权申诉找上门来至于吗?看来还真是原创者光荣,抄袭者可耻啊!

得到朔言应允后,有位书生模样的中年人在士卒的带领下走进大殿,大家定睛一看:此人面容清秀,文质彬彬,衣冠楚楚,风度翩翩,全身上下散发出一种浓浓的书生气息。只见他拱手作揖道:“在下骆宾王,东台详正学士。如今见阳州城池揭竿而起,朔言主帅威风凛凛,在下仰慕万分,故投奔来此!”

这时华扶站起来作揖笑道:“哈哈,骆学士名声远扬,在下姓华名扶,久仰久仰!”

“哪里哪里!华医师医术远近文明,在下亦钦佩之至啊!不过在下不顾危险,登门造访的缘由还有一个——众所周知,《讨妖后檄》此文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大有气吞山河之势,却不乏沉鱼落雁之姿;于豪放之中又不乏婉约之美。而且文中竟然有很多想法与在下先前所想不谋而合,请问这篇檄文出自哪位高人之手?”

众人皆朝子轩看去,而他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