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80 刘备的疑惑(2/3)

作者:蠢萌的小妤
数师刘纬台、贩缯李移子、贾人乐何当三人,皆与公孙瓒“定兄弟之誓”。

据《英雄记》记载,公孙瓒自号为伯,三人者为仲、叔、季。富皆巨亿,或取其女以配己子。

与公孙瓒至交的刘备,早年的个人气质与统治手段,与公孙瓒高度相似,对商贾也有特别的偏爱。

中山大商苏双、张世平;徐州大豪糜竺、糜芳;均是富甲一方的巨贾。

在宗法专制社会体系中,“财富体量”与“社会地位”并不挂钩。想要在大汉获得一席之地,其家族或“通经(儒教经典)”,或“仕宦”。

简而言之,想要获得政治地位,要么得是“学阀”,要么得是“门阀”。类似糜竺那种“单纯有钱”的商人,严格意义上属于富有的贱民,政治地位极低。

如果糜竺生在河北,无疑会被许攸、袁谭等“贪鄙之徒”吞没家产;如果糜竺生在中原,又有曹洪、刘勋等“豺狼无厌之辈”在磨刀霍霍。

商人阶层的社会地位,与财富多寡无关,与州郡的直属上司有关。如果没有公孙瓒、刘备、陶谦等人的庇佑,糜竺等人的命运,大抵是家破人亡。

于是,商人只有依附公孙瓒和刘备这类寒门军阀自保;反过来,刘备和公孙瓒通过庇护商人,拓展统治基础。

按《后汉书》记载,公孙瓒“母贱”。按《蜀书》记载,刘备“家道败落,织席贩履”。

虽然公孙瓒挂着“家世二千石”的名号,但因为母亲卑贱,而几乎没什么地位;刘备自诩“汉室宗亲”,实际却是冢中枯骨。二人都不得不奋起自强,结交一切可结交的力量,

刘备的公孙瓒的出身,很难获得世家大族的拥戴,因此不得不另辟蹊径,寻求豪商富贾的金援。

同时,有钱而缺乏社会地位的商人,在乱世中无力自保,也正巧需要公孙瓒、刘备这类“寒门军阀”的庇佑,双方遂结成利益共同体。

因此,这四类军阀(名豪、大侠、富室、强族)之中,“名豪”与“强族”属于阳光下的强权,被世家大族所承认;“大侠”与“富室”则属于阴影中的力量,被世人所鄙视。

严格来说,刘备和公孙瓒是同一类人,都对“大侠”和“富户”有着特别的偏爱,他们麾下充斥着武勇之徒与亡命之徒。

公孙瓒奉行“打击豪强”的统治方针,因此他的统治基础,主要由“商贩庸儿”组成。除了商贩之外,公孙瓒手下还有大量能征惯战之士,有田楷、严纲、单经、赵云、田豫、牵招等人,甚至刘备三兄弟也曾效力过公孙瓒。

刘备亦喜好交结侠客,与公孙瓒类似。如关羽、张飞,便属于典型的“侠”。其中关羽还属于外州侠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威名赫赫。

至于河北猛士牵招、田豫等短暂效力过刘备的人,与刘备也有“刎颈之交”;属于典型的大侠,甚至还包括赵云,陈登。

陈登是门阀子弟,但具备了浓郁的豪侠色彩,被名士许汜称作“湖海之士”,可以归入“公族豪侠”一类。亦被刘备深相拉拢。

比较可惜的是,牵招、田豫、陈登等人因为具备了一定的宗族势力,能被“名豪”和“强族”所接受,于是见势不妙,改弦易辙,归属曹魏,不再跟随刘备流浪。

当然,“拉拢大侠”这一行为,并非公孙瓒和刘备独有;曹操、袁绍、袁术、孙策亦有类似行为。

但由于刘备和公孙瓒的出身、名望、学术背景等因素,难以得到“名豪”与“强族”的支持,因此才特别需要倚仗“富室”与“大侠”的力量。

曹丕《典论》中的四类人物,“名豪”与“强族”属于豪门军阀的附庸;而“富室”与“大侠”则成为寒门军阀的倚赖。

这便是此时的政治风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