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20受王令千里押南冠 观名册百女识旧颜(3/4)

作者:司白君
身起来,自己打了水,梳洗穿衣之后,将剩余地十多两银子揣入荷包中,便来到后院。先入了药室,拿了点治疗外伤、风寒和去毒怯火的丹药,装在行礼中。接着入了藏兵阁中,前思后想,挑了一柄普通的长剑,配在腰间。出门后,侧头看到藏书阁,犹豫了半响,最终还是进门,翻找出一本「鬼忧录」和一本「四季剑法」,将它们摆好放进包袱中。

客厅中,丫鬟已经准备好了早点,易辰心不在焉,胡乱地吃了一些。便了一个信得过的小厮,让他陪自己赴任。

回房间,又换了一套精神清爽的行头,易辰再次拜托管事看好家院,自己便带着小厮,翻身上马,主仆两人一前一后,不一会儿便到了衙门口。

此时,早已有官兵侯着,易辰让小厮取了委任状展示给官兵浏览,几名官兵便恭恭敬敬地开了两扇青龙门,迎易辰到三堂,奉茶等候。

易辰心中焦急,此时他一心想要快点接手这个差事,其实就是为了瞧一眼名册上的那个莲儿,究竟是不是自己又过两面之缘的那个农村姑娘。

可是,越是心急,等得人却越不来,心中烦躁,手中的茶水一杯一杯都快要变成清水了。这足足过了一个多时辰,天边日头已经升得老高。

“哎呀,没想到新任的淮荣都管,这么早就到了。果然王爷没看错人,积极得很呀!哈哈。”门外傅启带着大笑声,迈步进入堂中,冲着易辰作了个揖。

易辰本事满肚子地不开心,可是抬头见傅启眼眶上两坨浓浓不退的黑眼圈,想着也许是昨夜忙公务,所以起晚了。印次,心中也就平静下来了,回礼道:“下官,恭候尹令,等待吩咐。”

“呵呵,昨天该说的,都说了。我也没什么要吩咐的了。一会儿,叫师爷带你去刑狱门口,清点人犯、官兵和辎重。”傅启说着拿出一个盒子。

“是!尹令大人!”易辰回应道。

御史,傅启唤了自己贴身的师爷,如此这般交代一番,便让他准备带着易辰去刑狱。

“那尹令大人,下官这就去了。”易辰说着便心急地准备出门。

“等等!”哪知临出门之前,傅启突然叫住了他,“突然想起来,还有句话没交代。这里大多是用来给老太妃修陵寝的苦力,可千万别误了行期,或是跑了人犯,就算路上有几个死了的,也要带着尸体准时到。燕帝必会有大赏,不然可是要掉脑袋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

“呃……是,下官明白。”易辰再次应道。

于是,师爷带着易辰,后面跟着小厮来到刑狱门口。

此时,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大街上已经围了许多平民百姓。一百名官兵

也整整齐齐列成两队,十几辆辎重马车,没一辆配着一个马夫,静静地侯在一边。

“这位大人是王爷亲命的淮荣都管,负责本次将人犯押送到盛京,各位路上一定要听从大人的命令,切勿惹出是非。”师爷给大家介绍道。

“大人好!”百名官兵齐刷刷地喊道,让第一次担任差事的易辰突然感觉极好,心里仿佛喝了蜜一般,有些轻飘飘。不过他很快稳了稳心思,正色道:“各位兄弟,这一路上还得仰仗各位多辛苦。”

一番表面的流程形式后,官兵中的军士长,挥了挥手道:“将人犯们带出来!”

于是,刑狱大门应声大开,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刑犯,穿着统一的囚服,眼中没有任何神采的走出来。他们被带着铁镣铐,又被以每百人为一组,用一个粗如手臂的麻绳互相串联捆绑着手腕上的镣铐,一左一右地缓慢地走出来,从远处看仿佛如同被拴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从面容可以看出,囚犯们的年龄基本上在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想想也是,毕竟是去修陵寝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