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三七章 抹黑朱元璋(2/4)

作者:西关钛金
所掌控的御史台秘密调查此事。

本以为这一切不过就是驸马自己一人的所做所为,谁料想,这一查居然发现,大批的淮西勋贵自愿在幕后,成为驸马都尉欧阳伦的保护伞,并且从中分享走私利润。

这一点,令原本就对淮西勋贵非常忌惮的朱元璋更加愤怒,他决心要好好地敲打敲打这批人。此时,欧阳伦就成为了杀鸡儆猴的最好榜样,朱元璋直接赐死了自己的驸马。

依法处置了欧阳伦后,也向淮西勋贵们摊出了自己最后的底牌——选择退隐,作为补偿朱元璋会给予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继续掌权,那么你们好自为之。

感觉到了朱元璋的杀心后,身为淮西集团首领的李善长也明白,自己到了该退隐的时候了。于是,他便顺水推舟,向朱元璋请求辞官养老,算是起了个表率作用。

本来朱元璋认为这下朝堂就会清净起来了,可是,不久,朱元璋又听到了一个新词...这个时候朱元璋的杀意就开始,胡惟庸案给了朱元璋一把刀子,那么朱元璋就不会客气。

所以胡惟庸之死并不是胡惟庸案的结束,反而是开始,再此之后,胡惟庸案会继续的发酵:如派林贤下海招倭;派封绩称臣于元嗣君,请出兵为外应;令李存义、杨文裕说李善长谋逆;毒死刘基;收纳亡命等事,连韩国公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延安侯唐胜宗....!

最无语的是还牵扯到了宋濂,宋濂那个时候已经退休了,并且宋濂是太子朱标人生导师,对于这位老师,朱标是十分推崇的。

宋濂被牵扯到这个案子是非常冤枉的,他个人和家族与胡惟庸都没有明显的交集。

而是他长孙宋慎个人行为有所牵扯,按理都不应该牵扯到他。

并且宋濂在明朝开国功臣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文臣集团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李善长和刘基。而且他还是皇太子朱标的老师,朝廷地位非常特殊。

一般而言,如此特殊的朝廷大臣,而且又处于已经退休的地步,在没有明显罪状的情况下是不应该判刑的。而朱元璋不但违背了这个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而且想给宋濂判处死刑,这就让人感到非常纳闷了。

有的人说朱元璋这么干,是要加强中央集权。他通过胡惟庸案处置的了一大批开国功臣,废除了宰相制度,让六部尚书直接对他负责,让明朝的中央集权达到了巅峰。可是这个事情与宋濂的关系不大,就宋濂当时的情况而言,并未对朱元璋的皇权产生威胁。

实际上宋濂当时已经告老还乡,虽然名声显赫,但并没有插手朝廷政治。

他的子孙在应天当官,即便与胡惟庸有过交往,这也是朝廷中的事务。胡惟庸案是谋反案,胡惟庸被杀和抄家灭族都是很正常的。可宋慎与宋璲虽然在朝廷当官,但却连从犯都算不上,为什么会连累到宋濂呢?

很多人想不通,有的人甚至觉得是不是朱元璋脑袋坏了,其实宋濂被朱元璋下了死罪,那是因为朱元璋对于江南文官集团是很纠结的,甚至是非常不满的。

他最初启用刘基,就是想要用江南文官制衡淮西朋党。可惜的是刘基不接招,处处回避与李善长的冲突,让朱元璋的打算落了空。

而宋濂比刘基更滑头,主动退让去当闲职。朱元璋安排他为翰林学士承旨,手握知制诰大权,可他却对李善长唯唯诺诺,不敢封还李善长的起草的圣旨。

朱元璋多次找理由处置宋濂,贬官后又多次召回朝廷,其目的就是希望他能出面制衡李善长。可惜宋濂是个大滑头,宁愿告老还乡,也不愿与淮西朋党发生冲突。

什么叫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朱元璋一度对宋濂是抱有极高期望的,从他让宋濂给朱标当老师就看得出来。朱元璋还很照顾宋濂的儿子和孙子,多次破格提拔宋慎和宋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