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二七章 一个小村的崛起(2/4)

作者:西关钛金
,基本上吃喝拉撒都聚集在一起,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但是现在,桑鱼村已经大不一样了,现在的桑鱼村,土房已经没有,换成的都是一间一间的砖房,一栋一栋的,按照规则排着。

吃的碗中也有精米和猪羊肉了,穿的虽然不是绫罗绸缎,但是也是家家有衣服穿。

这是什么原因,主要是朱朗在这里建立了十座砖窑,因为桑鱼村的后山叫槐山,里面的泥土很适合烧砖,此时的大明烧砖,这些砖头烧的都是很难的,朱元璋修建皇宫的贡砖几乎全部来自山东临清,由于此地在古代黄河泛滥的时候,沉积大量淤泥,用其作为烧砖的原料后,砖不仅坚硬无孔,不怕腐蚀,还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朱元璋于是将其作为贡砖,并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为皇宫烧制贡砖。

虽然说砖很好,但是烧制起来麻烦,并且取泥就已经很繁琐和危险。

烧砖的泥,必须是黄河淤泥,这种黄河淤泥经过黄河千百年的冲刷,临清很多地方的土质形成一层红、一层白、一层黄的“莲花土”,细腻无杂质,沙黏适宜,烧成砖后,“击之有声、断之无孔,坚硬茁实、不碱不蚀”,非常适合烧制高质量的砖。

而且贡砖的烧制十分复杂,18道工序缺一不可。将砖坯装窑后,要用豆秸或棉杆烧30天左右时间,再用水慢慢洇窑,然后才可出窑。

但是朱朗弄出来的砖窑烧砖特别的简单。

朱朗当年在村子里支教的时候,那个时候支教的地方很偏远,公路也没有进村,就是山路,农村大多都是盖的木房子,两层的,低矮潮湿。说是两层木房,其实大多只有下面一层可住,上面一层好多都没有用木板装好的,上面一层也只是放一些杂物而已。

有一次一位同学小吴家的哥哥要成亲,女方的要求就是要转房,为了娶媳妇,小吴的父亲也只能答应。

小吴的父亲算是木匠,他呀从山上砍树回来,然后自己开好柱子,跟着组装好,选定一个日子,大清早的就把房子的主体结构给立起来了。就是一个空架子。

这些结束之后就是烧砖,烧红砖。

因为那个时候公路都没有通,没有砖,只好自己来做红砖,然后烧制。

第一步:选土

做红砖土质好坏至关重要,小吴家乡其实没有什么好的土壤来做红砖的,都是带石头的土,而做红砖要红壤土,且不能有小石子在里面,还要带粘性。

那时候村里叔叔们一般都是在要盖房子的地基附近,选择一丘田来制作红砖。

和小吴的山村不一样的是,桑鱼村后山的那些土是很的太适合做红砖了,朱朗是来这里考察过一段时间的,第一眼就看中了这里,就是因为这些土,朱朗才选定了这里开始建造砖窑。

第二步:制作场地

场地有制作红砖的工作场地和放做好砖的场地,都要规划好,选择一个宽敞且向阳的地方来放置做好的砖胚,把地整平,按照红砖的尺寸起垄搞平,下面垫一层稻草准备来放砖胚。

桑鱼村为了配合朱朗建造著作场地,直接将自己的田都给打了,整个村子三百五十人在田里整整捶打了三十天,才将场地给做好了,大约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摆砖,码砖,那是绰绰有余。

第三步:搭建工作台

制作红砖的工作台面,选择在取土和放置砖胚的中间位置是最好的了,工作台的高度与制作红砖师傅的身高高度合适,同时在上面搭建一个凉棚,竖起四根木柱子,上面用稻草或者是麦杆盖起来加固就行了。放置和好的泥的地方也要搭凉棚,防止泥晒干。特别是在夏天。

这些都是朱朗提前要求的,桑鱼村的人都十分听朱朗的话,让坐什么就做什么。

第四步:准备干灰

这个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