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五十九章 瞻仰画像(1/2)

作者:盛世唱响
再后来,张有志的弟弟妹妹相继出生,他的父亲死于意外,家里的生活捉襟见肘,雪上加霜。张有志的印象再也清晰不过了,是母亲用她的肩膀支撑着他们这个家。

到了1960年,母亲经历了跟自己孩提时那场饥荒一样的又一次灾害,这也是她人生中第二次大灾荒,这场灾害一直持续了三年。在这三年里,全村人把凤凰山上的树皮、草根都吃光了,人们又开始吃观音土,张有志的母亲宁愿去吃玉米秆里的芯,也不让全家人吃观音土,她知道观音土是能吃死人的东西。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王村的人终于熬过了三年灾害期。但张有志的母亲怎么也没想到,她刚刚拉扯着几个孩子脱离了死亡线,却被推上了生产队里的批斗台。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挨批的日子,成了挥之不去的魔影,在高音乐喇叭的声声控诉和批判声中,张有志母亲整天以泪洗面,干着最脏最重的活,干完一天,等待她的又是第二天的再批斗……

张有志母亲的眼泪渐渐流干,一头乌黑醋大的麻花辫也变得干枯,剪成了短发,没有了光泽。挺拔的身材也一点点弯了下去,起路来“水上漂”一般的走姿渐渐不复存在了。

那时,母亲常常给张有志说:“孩子,别哭!熬……再苦的日子,咬咬牙都能熬过去。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就是得熬……就跟熬药一样,把药材里的苦味全被熬光了,熬完了,榨尽了,也就不苦了。到那时,好日子也就要来了。”

……

想到这里,张有志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在眼睛里打着转儿。母亲依然坐在电视机前的小木凳上,看着电视荧屏,脸上满是深深浅浅的皱纹,满是岁月留下的千沟万壑,每一道皱褶都是她人生中的一次曲折和沉浮,是她对人生的艰难应对和顽强坚守的见证。

母亲没有说话,依旧静静地看着电视荧屏。

母亲跟平时一样,穿着打着补丁的黑灰色大襟衣衫。她佝偻着背,单薄的身子从木凳上向前倾着,肩头和后背巍巍颤抖,随着无声的哭泣微微起伏,微微痉挛。

张有志的眼睛渐渐模糊了,母亲单薄孱弱身躯渐渐变成了一个黑灰色一团,又变成了一个光圈,一层套一层,越来越模糊。

“熬……再苦的日子,咬咬牙都能熬过去。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就得熬……”当年母亲说给他的话,再一次拍打着张有志的心壁,饱含在他眼里的泪水,终于“吧嗒”一声掉了下来。

母亲这说说得对。就这样,母亲终于熬过了段苦难的日子,从泥泞与沼泽中熬过了那段黑灯瞎火,熬到了春光明媚的改革开放,熬到了分田到户,也熬到了琰琰考上了中专……

过了一会,张有志母亲从小木凳上起身,她伸出干枯的手指撑在地上,想努力地起来,张琰赶紧上前扶着奶奶站了起来。

“奶奶,是不是腿麻了?”张琰问。

张有志母亲在原地站了一小会后,冲着张有志说:“有有,你把家里都看看,把过年时挂上去的那些红灯笼、彩色‘福’字,土地神位上搭着的红布,还有那些喜庆的东西全都取下来,从今天起,没放完的鞭炮都别再放了。”

“娘。这个我知道。”

“还有,你那板胡也别拉了,消停下来。”张有志母亲叮咛说。

“娘,这个我也知道。”

“奶奶,大门上的对联也是红色的……”张琰说。

张有志母亲想了想,冲着张有志机械地摆了摆手说:“揭了吧,揭了吧,都揭了吧……”

这天,他们吃完早饭比平时晚了许多。

张有志母亲从他们家离开后,张琰搀扶着她沿着村子回到二叔家里,母亲一直跟二叔一起生活。路上,她对张琰说:“你们这一代人没吃过苦,没受过罪,更没饿过肚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