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五章 天牢询事(1/2)

作者:一叶style
崔浩及秘书府一众官吏收监后,太武帝听从太子和高允的劝说,有意宽赦为官清廉、一身傲骨的著作郎宗钦。

然太武帝一生英明神武,最痛恨屈膝媚颜之人,恐宗钦在天牢之中也如其他官吏犯事后惶惶不可终日一样,特令太子及中常侍宗爱入天牢试探宗钦。

中常侍宗爱本为太武帝宠信,与崔浩相交甚密,得知崔浩犯事入狱,心下也自恐慌。

他与太子拓跋晃来到天牢后,见太子不见崔浩面而独以言语试探宗钦,宗爱心中便生了疑团。

他知崔浩必死,太子拓跋晃素与已不和,若太子登基,自己恐怕身家性命不保。宗爱萌生了一个念头,他要彻底撇清与崔浩的关系,献媚于太子拓跋晃。

只是太子言语间对宗爱冷淡有加,宗爱自讨没趣,忧已前途,不由得暗生杀机,决定借太武帝拓跋焘之手除掉太子拓跋晃。

闻得南安王拓跋余正在京师之中,崔浩之祸正因南安王拓跋余所起,宗爱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他知南安王拓跋余素有大志,为太武帝拓跋晃所喜爱,对太子之位觊觎已久,便寻思如何除掉太子以扶南安王拓跋余继承大位,那时南安王拓跋余必感其恩而重用,朝中再无宗爱对手。

宗爱备厚礼悄然求见南安王,在南安王面前多言太子诸般不是,唯南安王方能有治国之雄才大略。

南安王拓跋余知宗爱意,心下盘算:宗爱虽为一阉官,可得父皇宠爱,竟然以黄门之身加封为秦郡公,史所未有。如得宗爱为内应,则自己登太子之位,恐有眉目。

两人一拍即合,却不各自点破。宗爱问拓跋余道:“王爷,你是如何得知崔浩大不敬之事的?”

跋拓余把自己拜访太子一事细说一番,宗爱得知竟然是一小姑娘暗示南安王后不觉大为惊讶。

当他从太子那里听到,这个叫冯媛的小姑娘竟然是被自己奉旨抄斩满门而侥幸逃脱的冯朗之女后,宗爱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妙。

他深知宫闱险恶,冯媛为左昭仪之侄女,又得太武帝宠幸的皇孙拓跋濬奶妈常氏所爱,更是觉得心惊肉跳。

告别南安王拓跋余后,宗爱速至天牢见崔浩。崔浩一身囚衣,披头散发,早已没了原来的风姿。

见故交中常侍宗爱到来,崔浩顿生求生之心,于宗爱面前哭泣哀告道:“宗大人,崔浩一时糊涂,犯下诛五族之祸。宗大人为皇上近臣,望宗大人念在往昔情谊上,为崔某于皇上面前求一生路。”

宗爱故意叹气道:“崔大人,下官与崔大人素来交好,今崔大人大祸临头,只恐下官也难以幸免。崔大人,下官今天前来看望,就是想了解崔大人犯事之因,下官好设法于皇上面前为崔大人美言。”

崔浩拜谢道:“崔某的身家性命,全寄于宗大人之手,望宗大人不遗余力。崔某若得脱此难,自此以后,唯宗大人马首是瞻!”

宗爱道:“崔大人,你此言折杀下官了。崔大人,天牢之中,不便多言,望崔大人速告下官,是何人建议崔大人于天坛通衢大道旁立碑书而招来杀身之祸?”

崔浩泪流满面道:“宗大人,皇上严旨,必按史实而书。崔某因政事烦忙,只挂名耳,最犯禁的,实为中书侍郎高允具体负责,而由著作郎闵湛和郗标所书。”

“常有人对我言及此二人不可重用,为谄媚佞臣,可惜,崔某不听其言,见二人对我恭敬,便让此二人书写。此二人得此重职,倒也认真据史实书写,只可惜我没仔细审看,他们在书中居然大书特书我大魏鲜卑皇族龙兴于大鲜卑之时一些不得为世人所知的秘事。”

“只此也罢了,本为皇室宗亲所看,不大刊于天下。怎料此二人又进言,劝我把书于石碑之上,以图千古留名。唉!我也是一时糊涂,竟然把此事奏知皇上,皇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