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章 太后深意(1/2)

作者:一叶style
见冯太后偕献文帝拓跋弘亲登朝堂,冯太后当众宣布乙浑谋反,已为太后所诛,满朝文武百官无不震恐。他们虽然心中明白,乙浑专权,皇帝与太后早晚会看清乙浑嘴脸而与乙浑决裂,却没想到一夜之间,发生了这么重大的变故。

朝堂之上,群臣窃窃私语,议论纷纷。冯太后见群臣惶恐不安,微笑着令贴身太监宣读早就准备好的诏书。

群臣这才得知,原来太后宣布退居后宫,不再过问政事,竟然是冯太后麻痹乙浑的高招。待听得太后诛乙浑四策,群臣无不叹服。

群臣山呼万岁声中,冯太后郎声道:“众位爱卿,如今乙浑得诛,朝野恢复清平。本官理应真正退居后宫,不问政事。众爱卿辅助皇上,匡扶社稷,皆得用命,不得存诸私心。”

百官皆不作声,独有献文帝拓跋弘喜形于色。当了大半年的皇帝,却事事不得作主,渐渐长大颇想有所建树成为一代明君的献文帝,总感觉到无比的压抑。如今最大的敌人乙浑得诛,太后又宣布自己正式亲政,献文帝如何不乐?他早就想大展拳脚,施展自己的才华了。

只是百官心中惴惴,他们此刻担心的,并不是太后临朝还是皇帝亲政,而是在各忧前程。虽然有部分大臣与乙浑一直势不两立,见乙浑被诛,自然心中痛快,然后大部分朝臣,虽然现在也和乙浑不合,但在乙浑初为太尉之时,却与之有过交往,生怕乙浑被诛,自己遭遇连坐之罪。尤其是那些在乙浑被诛时,不明朝中形势,还是对乙浑谄媚拍马之人,心中更是惊惧。

献文帝眉飞色舞,坐在边上的冯太后微微皱了下眉。这一微妙的举动,立即让善于察言辨色的中书令高允看在了眼中。

高允心思灵活,见太后如此神情,心中不禁盘算开了。他思忖,太后从一罪官之女,历经后宫种种险恶争斗,一步步爬上贵人、皇后之位,终至成为权倾天下的太后,这就说明冯太后深知权力的重要性。

冯太后刚为太后,一时因贪恋情-欲,以养伤为名和李奕厮混,这只不过是太后在文成帝驾崩、自己却正当青春时的正常反应。然太后毕竟非同常人,一旦得知乙浑掌握大权,已然开始弄权之时,为蒙乙浑而宣布退居深宫不问政事,这其实是太后之策。事实上,从太监宣读的太后诛乙浑四策上看,太后从没一刻真正放弃权力,只不过是隐在幕后操作罢了。

乙浑得诛,皇帝正在逐渐长大,太后宣布她再次退居后宫并不奇怪,因为太后已经失去了继续临朝听政的理由。高允料定,太后宣布由献文帝正式亲政,自己退居后宫,并不是真心之意,迫于无奈尔!

果然,就在高允揣测太后真实想法时,听得金殿之上,冯太后言道:“乙浑刚诛,然其党羽众多。如何处置,当听皇上定夺。百官散朝之后,可各具奏本,揭发乙浑同党,交于皇上御批。”

群臣心中更是惊惧,冯太后又微笑着问皇帝道:“皇上欲如何处置乙浑同党,可宣于百官知晓!”

闻得太后此言,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都提心吊胆地听献文帝的意思。献文帝虽然心中开心,然诛乙浑皆为太后之策,他毕竟年幼,心思不如太后缜密,一时也没思量如何在乙浑死后处理乙浑同党的事。

献文帝想了一会道:“母后,儿臣以为,乙浑罪大恶极,对其同党皆不能姑息!”

冯太后心中甚为不满,高允猜其不愿真正退居后宫,实与太后想法一致。只不过太后所思,并不是如高允这般所想,太后并非是为了权力而不甘心退居后宫。

冯太后自小多经磨难,深知北魏王朝诸多弊端。她视献文帝如同亲生,心中亦想献文帝能担当治国的重任。然献文帝毕竟年幼,太后恐其不能担当治国大任,故而心中忧之。太后故意在朝堂之上,试探献文帝,其实更多是做给文武百官而看,太后心中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